诸事繁杂,但此刻关上门,拒绝一切的侵入。只和你心语拉话。
不想问: 那边还好吗?虚假的话,只对付我们活着的人。那么遥远,那么无门,那么逼仄,那么湿冷,睡也是躺,醒也是躺,高兴也是躺,不高兴也是躺,超植物人一般,傻子才问,你在他乡还好吗?
只默默无语,两行冷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生老病死,科学再发达,又怎可能逾越了天理呢。
那么,还是拉拉家常,说说先前的话题吧。去年,那个时候,你真的是修道成仙了么? 你说: 该死的,可别走在十冬腊月,那么冷,娃们怎么办啊。
意思是担心给你"办事"的时候,会冻着我们。就偏偏,在天最冷的日子,你给咱的家,雪上又加了一层霜。也就是你常说的"狗日的,怕什么来什么。“ 难道,突然想给我们省一份冰块钱么,可是妈,你小算盘打错了,就忘了又多了一份取暖费呢。
你走后,这边还是"时光如梭“的计时器,一晃眼,就一年过去了。不像你那边,恒时恒速恒岁月,几千年不变。你走了,却总恍惚地觉得你还健在,是去了姨家或者停在哥姐的谁家。回过神来时,又无法做到自欺欺人,生死之间,阴阳两隔,来回的摆渡,矫正"时差“,真让你这个儿子不适啊。
唉,老爸走后的32年里,也真是亏待老人家您了。爸就是棵大树,你是栖枝的小鸟,叽叽喳喳。当大树倒了,没了栖枝,你就恓惶了,却固执,丝毫不想,另去择木么?或者别的屋檐下躲一躲风雨、孤寂。尤其"美人迟暮“的末尾,你在几个孩子的小树林间,飞来飞去,看似欢欣,可心里的苦,孤雁的寥落,"篱下"滋味,谁心里还不清楚。你说你怎么就那么倔强呢。
唉,儿子在你跟前学说"大人“话,学冯唐的"降维攻击",没让你生气难堪吧。
你这个民国生人的小女子,一生平淡,所做最大最正确的事,就是遇见我爸。他待你的好,全村人,十里八乡,认识的谁不知道。但是后来你受到最大的伤害,也是来自你的夫君。他早早地出局,早早的到那边给你"占板凳“,竟让你孤苦余生。物理上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也跨界到人情世故上来了? 他妈的,岂有此理。我们算什么,再一万个孝顺,怎抵得上“爱人的肩头哭一场“。
不习惯,言父母必含辛茹苦,必慈母仁父,必母爱似海,父爱如山,这些套路的话。况且,那个年代,那个时期,整个国家都不容易,都艰难困苦,都在爬坡,砥砺前行,有几家大鱼大肉的过日子。不过,这并不影响你们爱民族爱国家爱生活的激情。况且,比小时候你那个兵荒马乱的民国好多了。不像现在,钟鸣鼎食,反而觉得内心荒漠。
唉,说这些大道理,你这个目不识丁的小老婆子能听得懂么?你的这个儿子,一生幼稚,长不大,读了几本破书,脱不去书生气,你是知道的。不过你不认识字,却一生都是个明白人。你知足,善良,疾恶如仇,不事张扬的秉性,也差不多被你的子女们接纳得滴水不漏。你常说,我这一辈就享福着呢,娃们都孝顺,村里我这年龄,有几个像我,坐过飞机,去过北京,吉林,海南。。。哈哈,打住。妈你就别"损“我们了,不就是差一趟美国或者泰国么。日本国你是不会去的。生前,电视剧前你没少骂人家,见了"皇军"你就动粗口: 狗日的,小日本,坏“扎"啦,云云。压根不管什么年代了,"中日友好“都四十年了。
有句话说, 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 唉,我的老妈,你这一去,就把我们摧老了几成。都成了一群没妈的孩子。大哥今年六十好几,最小的我也五十挂零。想起"没妈的孩子像根草"这句歌词,真想大哭一场。人这一生,生老病死,简直就是个"拓扑"学、"飞去来"器,早晚一场空。看看,你儿子的老毛病又犯了不是,厌生厌世,不像你,总乐乐呵呵的,到老白头发都没我的多。
唉,不废话了。今天,你儿媳妇早早起来上香,才知道日子已入腊月。就想到也快是你的忌日了,就由不得眼潮,不由地关起门写几行你的文字。临到老年,你酷爱打麻将,知道你是为打发时光,心态就极好,从不计较输赢。记得有次你去小区麻将馆,门口遇上你的儿媳,问你带的钱够不?被小区的人撞见了,说: 你媳妇就这么好,还给你打麻将的钱。当时你自是乐不可支了。此后,你就当个小段子,逢人便说。有人问起,我都不好意思。
所以,过几天看你时,一定给换上个全自动麻将桌,再多带些零钱。
“尽管好久不见,但是在每个角落,都有您层层叠叠的气息。似乎分分钟钟您会从某个房间里慢慢走出来。“ 冯唐这样,突兀地眼前没有了父母的孩子,谁又不是呢。幻觉?还是人有分身术,体是体,魂是魂。
就说到这吧,老妈继续你的睡觉模式吧,虽然房间狭小。据说"睡眠之路,才是成佛之路。"
托您的庇佑,儿孙们这边都好,勿念。只是一想起"遍插茱萸少一人。”的句子。。。唉,老妈,我的老妈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