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小弟告诉我他遇挫的事已经挺过去了,现在一切都平静下来。三天来一直不安的心终于可以放下了。不过,听得出来,他的言谈之中仍流露出那种折翅的痛。 我想起了在非洲的一种动物——雕鹰。它的飞行时间之长、速度之快、动作之敏捷,堪称鹰中之王,故有“飞行之王”的称号。其实,人们在为它博击长空的雄姿所吸引时,却很少想象它那壮丽的飞翔后面蕴念着怎样滴血的悲壮。
刚出生的幼鹰要想飞上蓝天,必须经过母鹰成千上万次的残酷训练。多少次,它们被母鹰带到高处,或树上或悬崖上,然后被重重地抛下去,那些能够经受住摔打的幼鹰慢慢地存活下来,继续接受更为严峻的考验——折翅。只要经历了折翅后的成功,幼鹰就真正地长大了,而且变得更加强健有力,那些被母鹰折翅后没有恢复的幼鹰,将从此永远与蓝天无缘。
这一残酷的事实告诉我们:没有谁能够帮助雄鹰飞翔,除了它自己。飞翔的代价是折翅,折翅之后的翱翔是对其最好的汇报。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的孩子就是那幼鹰,要想搏击蓝天,必要经历滴血的训练,我们做父母的就是那母鹰,要想让孩子有着强硬的翅膀,就必须永不停息地对孩子进行严格的训练。今日的泪水就是孩子明日成功的甘泉!今日的训练就是在构筑孩子生命的蓝天!如果有谁因为疼爱放弃了训练,那么,孩子越长越大的翅膀非但不会助他飞翔,相反,将会成为孩子日后飞翔的累赘,那是因为,这双翅膀上维系的溺爱、骄惯和任性太多太多。
其实,不只是孩子,我们每个人也都曾经是那幼鹰。我们每个人都拥有自己辽阔的蓝天,也都拥有一双为翱翔蓝天做准备的翅膀,那就是激情、意志、勇气、希望和毅力,我们的翅膀也同样会被折翅,也同样会在某一时刻变得疲软无力。值得思考的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是否能和那些成功了的幼鹰一样,靠着不懈地努力和永往直前的勇气,忍受巨痛,拒绝怜悯,永不坠落地飞翔呢?
当老鹰活到40岁时,将面临一个关于生死的难题,它有两种选择,要么等死,要么重生。如果要重生,它必须努力地飞上山顶,然后不停地用喙撞击岩石,等喙完全脱落,新的喙长出来时,它再用喙拔掉自己的趾甲,趾甲长出来后,它再慢慢地拔掉羽毛。经历五个月的痛苦蜕变,鹰又可以在天空中自由自在的飞翔。
历炼痛苦之后,雄鹰翱翔,凤凰涅槃,绝处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