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人之道——如何结交心灵之友
今日有幸得到善知识指点,醍醐灌顶。让我受益匪浅。以前从未如此深刻体察,人与人建立深度链接是何等的福报。功课也是如此之难修。如困惑中一盏明灯,照亮我前行,释然了。真诚分享给需要的朋友。
对症治疗,个人感觉每一条的修炼都需要付出百分百的纯粹,极致用心,人生良药。还需要修行资粮,共修缘分,道在日常。时刻觉察和精进。勉励前行。(对照下面六条深感惭愧,某一时某一刻某一人那种自以为是。唉:-觉察到自己的傲慢和无礼)
总结起来有六个要点,前三点是心态上的,后三点是语言和行为上的。
(一)接纳
无条件地、完整地接纳对方,消融内心的对立、成见。
如果带着否定、对立的心态去关心,对方感受到的往往是伤害。因为我们在有意无意中会透露出对他的否定,透露出己高人低的心态。乃至我们会在字里行间暗示他“你就是这么差”“你怎么这么奇怪”“你快没救了”“你只有听我的话才能改变”“你看,你的认识都是错的,你就是因为不听我的,才变成现在这样”,表面上不说,但心里这样想,对方也能感受到。这怎么谈得上帮助呢?
再者,我们容易执取别人过去留给我们的印象,觉得他现在也还是这样。我们已经给他贴上了标签,不能感知他当下的状态了。
反过来,我们要学会欣赏对方,多去看对方积极的一面。在我们与人互动时,要训练自己去看对方的优点。不但自己看到对方的优点,还要帮助对方去发现自己内心深处善良的潜能。培养一个优点比改掉一个缺点要容易得多。当他也能看到自己善良的一面,他就有办法让其成长,乃至开花结果。
你也许会说,这很难,为什么我们总看到别人的缺点呢?原因是我们内心中有一种绝对化的标准,我们以此来要求自己也要求别人。当我们看别人满身缺点时,恰恰是我们反观自身的良好时机,可以让我们发现自己内心这种不合理的要求。
(二)慈悲
无条件地关注对方、陪伴对方,很愿意了解对方。
我们不仅要对对方现在的状态比较敏感,还要对他过去的经历感兴趣。为什么要感兴趣?因为这是他生命的一部分。菩萨为了了解一个众生的心行,愿意付出千百劫的努力。
对方经历中的细节本身也许不重要,但正是这些细节的影响力塑造了现在的他。我们要关注的是:这个细节在对方的生命中是否重要?如果重要,带来了什么?
人的生命就像河流一样,我们从中舀起一勺水,实际是上游无数条支流的水混合而成。任何一条支流改变了,我们手中的水都会发生变化。你也许会说,过去的经历不可改变。的确如此,但对于这些经历的认识、解读可以有很大的不同。能充分了解一个人的过去,就能更好地帮助现在的他。生命回顾对于僧教育是尤为重要的。
需要注意的是,只有在本人有意愿的前提下,才能开启他的过去经历。不能强行开启,否则有违慈悲的原则。一个人过去的经历有时是阴暗的,乃至血淋淋的。只有我们用慈悲心不断去温暖他,给他安全感,他才愿意袒露心声。同时,袒露绝非一件轻松的事情。袒露有时意味着他将生命中最沉重的经历、最难解答的困惑交给了我们,他至少希望获得我们的理解与支持,乃至会希望我们成为他生命中的依靠。那么我们是否有足够的慈悲心去理解和支持他呢?我们有没有足够的智慧和能力去作他生命中的依靠,充当善知识的角色呢?作善知识的问题,我们暂且不谈。如果我们的慈悲心不够,一味地引导他打开内心,可能会造成更大的伤害,让他的心门紧锁起来。
这种现象,这里起一个名字,叫做“心灵被打开”。心灵必需主动去打开,打开之后需要当事人自己有力量去面对,去担当。如果是被别人强行要求打开,或者自他没有准备好时就打开,那往往会有副作用的。有人本来不愿意打开,或者无所谓愿不愿意,只是语言表达能力不行,而身边的人就给他扣上“封闭”“不融入团队”的帽子,总之不是一个好同学,而是一个问题人物。也有人刚融入团队,觉得这里的人很善良,放松了内心的戒备,有时一下子把内心打开了,却发现别人并不能理解自己,乃至说三道四,以后就不敢打开了。其实,对方能否打开内心,取决于我们的慈悲与包容。只有我们接纳他不打开内心的自由,他才可能真正打开。这句话看上去是矛盾的,但实际情况就是如此。如果我们不尊重他的选择,他也就发现不了自己的意愿,完全处于被动的状态,怎么可能打开内心呢?
关注,是一种了解的意愿,背后的慈悲心是纯净的,没有执取的,如同和煦的春风一般。春风只是恒久地吹拂大地,它不会要求草木一定要长得如何,而草木自然就生长了。当小草破土而出,长出嫩芽的那一刻,我们见证着他的成长,那是何其的美好与欣慰!对方是否愿意打开,那是随缘的,是要尊重的。如果执着于一定要让对方打开,那就是苛求了。反过来,即便他内心没有打开到一个很深的程度,只要我们本着慈悲与尊重去和他互动,也能起到一定的效果,乃至彻底解决问题。
慈悲是治愈一切心灵病症的良药。好比说,轻度的胃炎、肺炎,吃药就能治好,何必一定要作开膛检查,让人家掏心掏肝呢?过去是当下的诠释与延伸。过去的经历,是随着对当下问题的探讨,自然而然引出的话题。只有在充分关注当下的立场上,过去的经历才变得富有意义。如问:“像现在这样的情况是何时开始的?”“当时发生了什么?”如果对方能感受到我们的慈悲心,知道我们在想办法帮他解决问题,自然会愿意袒露自己一部分的经历。
慈悲并不体现在一时的热情,也不单单从付出的时间、精力上来衡量。一时的热情往往没有长劲,一旦了解到对方的真实情况并不如自己预期,觉得很困难,就容易退心。有时付出的多,实际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某种爱好,自己在这样做的过程中得到了他人的尊重、认可,或得到了某种满足感。那么实际上是有所求的,并非真正为了对方。
慈悲要从关注、陪伴和了解开始。
(三)真诚
真诚地面对自己,平等看待自他。适时地袒露自己的真实感受,不摆架子、作官腔。袒露自己的真实感受,可以拉近双方的距离,让对方也愿意真实地表达自己。
真诚有两种:真诚地面对自己、真诚地利益他人。
在关怀他人时,首先我们要对自己真诚:我不是万能的;我有一些经验,但我也有很多缺点和不足;我也会有烦恼和情绪,状态有时好,有时不好;很多时候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也许他自己更知道怎么帮助自己,而我能做的,只是陪伴;我是否能帮到他,不全是由我的努力决定的,这是缘起法。如实地去感知自己当下的状态,不去否认自身的感受与情绪,仅是知道而已,任其自生自灭。这样,我们能减少许多执取。
真诚地面对自己,有助于让利他心无障碍地流淌:无论如何,至少我能用一颗真诚的爱心去陪伴他;感恩他出现在我的生命中,给了我这样一个实践善行的机会,我愿意为他祝福;在我体验到的感受和情绪中,我可以挑选一部分告诉他,这样很真实,让他了解到我的状态,慢慢打开内心。最后一点很重要:当我们面对自己时,要接纳自己的全部;但当我们面对别人时,无拣择地袒露自己,有时会对别人造成伤害,或引起对方的怀疑。正如《菩萨戒品释》中说:“非情交者,不吐实诚,他异思故。”如果交流目标是要帮助他人,我们就要在感受和情绪中选择那些对别人有帮助的来分享。反过来,如果交流的目标是让他人来帮助自己,那就需要袒露自己最关心的问题和困惑。
(四)代人着想
要在细节中考虑对方的需要。
帮助他人,要从实际行动开始,从给别人带来方便开始。语言有时是苍白的。只有在点滴中代人着想,才能获得他人的信任,拉近彼此的缘分。我们要观察别人需要什么。人的需要不会挂在脸上,但会表现在语言、表情和行动之中。有的人会常说“XX事让我觉得很丢人”,说明他希望别人认可、尊重他,在与他互动时就要充分肯定和尊重他。“XX事让我挺焦虑的”,说明他比较容易紧张,与这样的人互动时可以尽量表现得平和、稳重,让他放松。
细节很重要。不经意的细节中能够流露我们对他人的态度。如果我们内心没有真正接纳他人,就会在细节中表现出对自己意见的执着。也许我们最初发心是帮他,但在具体落实时,处处都要从自己的习惯出发,让别人顺从自己。我们的心里在说:“你这样做不好。”“你的习惯怎么这么奇怪、幼稚?”“你的想法很可笑。”“你看看,我做事的方式才是最好的。”这些信息,别人都能感知到。如果对方也是一个比较执着的人,双方的执着碰到一起,我们所谓的“帮助”就变成了一场支配与被支配的较量,乃至引起很深的矛盾。
在实际行动中,更能训练一个人的慈悲心、观察力。一旦坐下来谈话、讲法,我们性格中自私的一面可能会被语言掩藏起来,自己意识不到。但别人通过观察我们的行为,能够看到我们的真实面目。
六度中,布施、持戒、忍辱居先。布施是给予直接的物质帮助,持戒是不损恼对方,关顾别人的感受,忍辱则是忍受别人的损恼。其次是精进,有很强的善法动力,随时愿意给别人提供帮助。如果能做到这四条,自然能给人很大的信心。具备菩萨人格特质的人,他人自然愿意亲近。因此,用六度来完善自身,这是尤为重要的。
实际帮助别人则要靠四摄,布施、爱语、利行、同事。首先要在实际生活中带给别人方便,其次才能有沟通的可能性,再者,才能帮助他去修行,并与他一起修行。
(五)倾听
作一个良好的倾听者,不随便打断别人,不草率地下结论、贴标签、开药方。从慈悲心出发,仔细想一想,我们不敢轻易回答别人的问题,生怕不够了解对方,给他开错药,造成伤害。
在我们对别人的状态有准确的了解之前,倾听是最有效的助人之道。有时满怀关爱的倾听,即便不说什么,也能让对方很释然,在表达的过程中整理自己的思路,宣泄自己的情绪,内心的问题得到缓解。
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将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想法表露出来。有的人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有限,对自己身心的观照是很片面粗浅的。还有一部分人,他虽然在表达,但仿佛是在说另外一个人,而不是说他自己;或虽在说自己,却是一个过去的故事,与当下无关。这是因为他的感受、情绪长期被忽视、压抑,使得自己已经认识不到。有一些受现代科学教育,过于理性的人,尤其容易出现这种情况。不是他不想表露真实的自己,而是他不了解真实的自己。再有一些人,觉得描述自己内心的状态非常困难,找不到合适的词汇。这些,都需要有一个慢慢练习的过程。
我们在倾听的过程中,第一要分享他的苦乐,第二要面对他认知的偏差。
苦难是菩提之树最好的养料。了解对方的苦,能够激发我们自己的慈悲心。有时我们不愿意面对,因为对方的经历太悲惨、太离奇,超出我们经验范围。但世界上的苦人是很多的。实在是我们少见多怪了。
有时,对方在诉说时,会表达出很强烈的情绪反应。痛哭流涕是很正常的现象,有时痛哭都不能解决问题。这时不要害怕,更要激发我们强烈的慈悲心。哭泣是一种宣泄,要给予对方一定的时间,可以默然,静静地陪伴,或在对方哭泣时递上纸巾,轻拍肩膀。在宣泄完成之后,对方内心就会释然许多。
情绪的宣泄自有其效果,但有时双方都没有做好准备时,却因为处理不当,翻开了一段不堪回首的往事,交流的深度超过了合适的范围,而当事人没有足够的心力去面对,这是需要注意的。再者,如果当事人的某种烦恼很重,可能在交流时发作起来,失去理智。对于这样的当事人,可以选择二人对一人或多人对一人的对谈方式。
当事人认知的偏差会和情绪会自然而然地展现出来,有时会给我们带来一定的困惑。例如当事人可能对人生、社会有某种很深的成见,我们有可能受其影响。针对我们自身立场动摇的问题,需要经常找有经验的师友互动,加强对传统文化的学习。
不被对方的烦恼所转,拨开烦恼的乌云,见到背后的感受,再由感受见到内心深处光明的潜能。不要害怕恨,恨的背后苦难,苦难的背后是爱,爱的背后是佛性。烦恼如乌云,苦难如白云,善心如红日,佛性如虚空。情绪是有伤害性的,感受只是苦乐而已,是没有伤害性的。用慈悲心积极地关注、理解对方的感受,给予正面的回馈。
孟子讲人性本善。善心人人本具,为何会被扭曲,乃至面目全非?因为认知的偏差。但他所面对的境遇,及所起的感受是很真实的。孟子说:“诐辞知其所蔽,淫辞知其所陷,邪辞知其所离,遁辞知其所穷。”偏颇的言论,知道对方被遮蔽而不见的之处;过激的言论,知道对方沉溺、执取之处;邪曲的言论,知道对方背离正道之处;躲闪的言论,知道对方所不愿面对之处。我们把情绪还原到最根本的感受和认知,让当事人意识到自己的感受,发现到自己认知中的偏差。
(六)回馈
及时说出自己对对方的理解,达到三个目的:
寻求对方验证自己理解的对错;
传递关爱的讯息;
聚焦核心的问题。
第一点很好说明。对方诉说的情况,我们是否真的听懂了?在对方的诉说中,也可能漏掉一些关键的细节,需要通过回馈和提问来补上,这样才能了解得比较全面。
第二点非常重要。我们要设身处地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