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刚走上教师岗位的我,害怕周一升旗,害怕我班没有得到卫生流动红旗,害怕别人在背后对我指指点点,说我没能力。
之所以害怕,是因为我真的是没能力,没方法。
既然没经验,那就学习、摸索,这几年,我尝试过很多方法。
分组,选组长,一组一天轮流打扫。小组长忘记提醒,地就没人打扫,还得我亲自出马,念名字,督促扫地。
进班,我养成了一个习惯,先看地面,弯腰捡拾,拿扫把扫。
静静地站在教室门口,眼睛死死盯着地上的那一片垃圾,冷冷地看着十几个学生的脚从那片垃圾“尸体”上跨过。
终于,一个女孩儿在那片垃圾面前停下了脚步,轻轻弯腰把垃圾捡起来。我眼中放光,嘴脸上扬,脚步轻快走上讲台,当机立断给她所在的组加了十分,全班表扬一次。
课间,各自捡拾座位上的垃圾,当天值日生检查,发现垃圾,扣相应组分数,一人次5分。
放学离开教室前,捡拾各自座位垃圾,把凳子推到桌子下,摆正各自的桌子,值日生检查,发现垃圾,凳子没被推进去,一人次扣5分。指定值日生中的一人最后摆放卫生工具。
第二天早读课,我七点到校,拿起扫把扫地,记下地上有垃圾的组。全班学生到齐后,当着全班学生的面,给地面干净的组各加十分。
我转班很勤,见到垃圾,弯腰捡拾,或者提醒学生自己捡起来。
慢慢的,我似乎有了洁癖,见不得教室脏,眼里容不得一点灰尘。
十年,真的可以改变一个人,被逼的也好,自愿的也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