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有个想法:不动扫把,教室的地依然干干净净。读了陈宇老师的书之后,我更加坚信这种方法完全可行。
“保持班级卫生状况良好的关键不在于每天安排多少人、打扫多少次,而在于培养学生少产生或不产生垃圾、不随手乱扔垃圾的习惯。”
我采取每个孩子“各扫门前雪”的方法,每节下课的第一件事就是弯腰捡拾自己位上的垃圾,然后,各组组长负责检查本组卫生状况,捡拾本组垃圾,组长检查完,当天的值日生(4人)各自检查负责区域的卫生,记录组号,写在黑板上,我给被记录的组进行扣分。
上周开始实施,出现的问题:有的孩子或者组长为了确保本组不被扣分,检查卫生,捡拾垃圾速度太慢,导致离开教室的时间太晚,我得催促好多遍。不行,还得再想法子。
每节课前,我都会巡视班级卫生,随即对还有垃圾的组进行扣分。我的课下课,尤其是最后一节课下课,我会采用离开教室倒计时法(15秒)督促孩子们迅速捡拾位上的垃圾,快速离开教室。
实际上,垃圾无非是本纸、书纸、卫生纸之类的东西,只要不乱撕纸,垃圾是没有的,我把这种观念反复在班里强调。这周初见成效,只有极个别的学生还会乱撕纸,离开座位不知道捡拾垃圾。还得强调,“捡拾垃圾,捡起的不仅是垃圾,还是责任,保护环境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