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1/17
本文就说一个事:人际交往时,千万不要和别人正面比较。
比如做运营的我会跟你比做产品,做产品的我会跟你比写代码,写代码的我会跟你比UI设计,搞UI设计的我就跟你比做动画......
毕竟,比自己厉害的人是用来学习请教的(还有作为潜在交往对象来看的),但首先你在某方面的能力要超过这个比你厉害的人,让对方感觉你是可对他产生价值的。
你向对方展现出你的能力的同时,还表现出你对他擅长的领域有一定了解,这就好办了。是个人,都会对愿意倾听自己的人产生好感。那你就聊呗,不断的给反馈,提出意见,高级一点的,用点套话手段就能挖出很多信息,
还有一种情况是:一不小心被全方位碾压了......全方位碾压......简直绝望到想要流泪呵呵呵呵呵。要么是你是在太弱,要么对方是 【真 · 大牛】。那这要怎么办呢,在大牛面前我就当个傻逼吗?
不不不,人家才不要,办法还是有的。
首先你要有自知之明。
比如说我就有自知自明,知道自己大概在什么水平上,我一个97年资历尚浅乳臭未干的毛娃子,出来瞎BB什么呢,和那些行业大牛相比,简直没有可比性,完全不在一个level上,战五渣。
可是我也得刷存在感啊,必须得输出点什么,获得一些认可,我才有动力继续走下去不是。
那我要怎么刷存在感呢。
我得努力的去知道你知道的,还需要知道你所不知道的,并且以一个足够吸引人的方式表达出来。
平时我如果去跟前辈们讨论做产品、做运营、各种方法论和行业发展趋势,我就是作死。最多是向他们请教,一般是大牛单向输出,我通常是在旁边给点反馈提个问表示膜拜。
可如果我以我的独特视角,去聊我对周围事物的看法,这就不同了。
我可以告诉对方我这个年龄阶段的人想的是什么,有什么特点,95后的思维方式和关心的事物,95后用哪些app、网站,讨论那些话题? 00又是怎么想?怎么针对这个群体进行精准营销?A站B站是什么?鬼畜和调教是怎么做出来和传播的?为什么弹幕会从亚文化逐渐变得有一点点像流行文化balabala.....
这些东西,是大部分前辈都不怎么了解的东西(可能你也了解不多),
总之,能成功引起牛人的注意,你就赢了:)。
信息即是我的独特的视角,这是我能够给你带来的独特价值。
我的视角即是我的优势。
19岁的产品经理,97年的连续创业者,强行污的资深二次元萌妹子,产品汪/UI设计师/前端工程师/微课视频设计师斜杠青年,尼玛居然还是教育行业的。这些虽然有很大忽悠成分,但确实是很容易吸引关注的标签。
你好奇吗?不谦虚的说你当然好奇啊。
信息既是我的独特视角,我能够提供给他们独特的信息。我既然继承了7080后以及90后的前辈的创新成果,但我更代表着95后,我更接近未来。我的视角,正是这些前辈所需要的。
不需模仿,把最真实的我、我的思想、价值观和独特看法,用我95后的方式传播出去,我就可以很好的和大牛交(hu)流(you)啦。
你也可以这么干。:)
发现并培养自己的信息优势和差异化的竞争力,是很重要的事情。
最后再送上一句不知道是谁说的话:
if you know you know, you're smart; if you don't know you know, you're stupid; if you know you don't know, you're humble; if you don't know you don't know, you're DANGEROUS!
去年今日写的随笔,修改了一下发出来。好快啊,那时还是18岁,这转眼就快20了。事实上,这篇文章里面写的,我到现在也没有运用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