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平二年(195),李榷、郭汜等人攻陷长安(今陕西西安西北),共执朝政后,互相猜忌,矛盾渐起。随后献帝历经磨难,在汉朝臣子的帮助下,终于逃脱了李傕、郭汜的魔爪,东走安邑,行程极其狼狈,随从被李郭杀伤劫掠殆尽,同行不过数十人。在这种情况下,各路诸侯纷纷开始谋求迎接天子,在冀州,在许昌,袁曹集团内部也就是否迎接天子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最后是袁绍决定不迎接天子,而曹操却乐意去接驾汉献帝。
在相同机遇面前,在高人指点下,有的人看问题比较透彻,看得远所以成就了自己,有的人好谋无决,所以错失良机。
我们先来看看袁绍集团内部是怎么讨论待迎接天子这个问题的。
一开始沮授就对袁绍说:“将军乃是四世三公,世传忠义之后。如今天子流离失所,宗庙残败毁坏,我见各州郡虽然对外声称自己是义兵,实际上都是心怀鬼胎,各有所图,并没有忧国忧民的思想。现在咱们冀州这边已经基本平定,兵强马壮,人心齐,如果您西迎天子,迁都邺城,就可以挟天子以令诸侯,明面上打着皇帝的旗帜,讨伐不服从朝廷的叛逆,消灭异己组织,暗地里可以积蓄兵马,发展自己的势力。”
然而郭图、淳于琼却说:“汉室已经衰微很久,如今要使它复兴感觉很困难,现在群雄逐鹿,各自占据州郡,部下人马动辄数以万计,这正是秦失其鹿,先得者为王的最佳时机。如果现在要把天子迎接到自己身边,那么我们的一举一动都要向他奏请,服从天子的话,我们便容易受制于人,不服的话就容易蒙受抗旨的罪名,迎接汉献帝到来绝对是个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沮授说:“现在迎接天子,既符合君臣大义,又是最有利的时机,如果不早定,必定会有人抢先下手。”
袁绍是什么样的人大家都知道,用曹操的话讲:色厉胆薄,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羊质虎皮,凤毛鸡胆。在迎接汉献帝这个问题上,自己有自己的小九九,他认为眼前的、现实的利益才是最重要的,至于汉天子这块牌子,到底好不好用还是个未知数,迎接过来给自己弄一个上司供着吃力不讨好。所以最后袁绍没有采纳沮授的建议。
面对同样落难的汉天子,而曹操却能看到千载难逢的机遇。
当时,曹操在山东,闻知汉献帝的车驾已还洛阳,于是曹操聚集一批高级将领谋士商议,荀彧进言曰:“昔晋文公纳周襄王,而诸侯服从;汉高祖为义帝发丧,而天下归心。今天子蒙尘,将军诚因此时首倡义兵,奉天子以从众望,不世之略也。若不早图,人将先我而为之矣。”
曹操听了荀彧给自己讲的典故后,大喜。于是毫不犹豫连夜收拾行囊点兵启程迎接天子。正在收拾起兵时,忽报有天使赍诏宣召。操接诏,克日兴师迎接汉献帝。
现在我们可以分析一下,军阀集团迎接汉献帝能获得哪些好处。
第一、润滑组织内政
军阀集团内部如果有了皇帝的加持,那些还向着汉朝的部下及老百姓会向着该组织,为组织内部政治的运行起到促进作用,此外各个阶级的配合度也都高些,无论是征兵还是纳粮。如果袁绍没有迎接献帝,他充其量也就是一个地方军阀,若有皇帝的加持,那袁绍集团就代表中央政府。老百姓对于地方军阀和中央政府实施政策的配合度是完全不一样的,从宏观规律上说,老百姓更加支持中央政府,更抵制地方军阀,除非朝廷所作所为已经大失人心。
第二、扩大人口数量
处于乱世,一般情况下,天子在的地方相对来说是安全地带,那么人口就会不知觉地往这个地方流动,这其实就是在变相地吸其他地方的血。有人的地方就有需求,有需求的地方就有劳动和商品买卖。人口净流入,需求充足,市场就繁荣,经济环境就好。乱世最缺人口,有了人口的流入,其他诸侯地盘上的人口少了,自己地盘上的人口多了,取利于敌,得利于己,一举两得。只要能够妥善安置老百姓,保证社会秩序稳定,生产力和经济就会复苏,随之而来的就是财税和军事预算的提高,最后变成综合国力的提高。
【启示】
1.立足于当下,放眼于未来
做人不能只看到眼前利益,而是要从长远方向考虑,袁绍之所以不迎接汉献帝,无非认为汉朝名存实亡,汉天子只是一个招牌对发展自己的势力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帮助,汉献帝他自己都自身难保了又有何能力号令天下。
就好比我在20年买股票投资一样,2020年年初股市大跌,茅台股价从1000多每股到900多,表面上国家经济被疫情摧毁得特别严重,各大企业业绩已经严重缩水,我并没有因为这个就认为中国没有希望了,茅台股价开始回调了,反而我看到的是机遇,于是借钱大量买进茅台股,最后不到半年时间股价已经涨到2000多。
事实上,表面的东西并非是事物本来的面目,不要被其短暂的外表所迷惑。但是很可惜,社会上绝对部分人是急功近利的,他们等不及对方给自己带来利益的那一刻。
2.什么样的领导就带出什么样的组织,什么样的认知就有什么样的结果
在一个组织里面,人才提出正确意见而不能用,以至于人才流失,机遇失之交臂。这是谁的责任?其实就是该组织集团主要领导者自己的责任,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一个领导,只会用自己认知范围内的人才,下属提出超出自己认知的意见时,若自己没有能力,这个建议他是难以消化认可的。
领导个人水平不行,给你人才你也用不了,留住也只会误了别人的前途,人家跟你理念不一样,尿不到一个壶里,迟早要跑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