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东坡先生:
你好。
今天是元宵节。人间到处是火树银花、烟花怒放;万家灯火、千种风情、百种姿态,一片风流。今年我在老家过春节,见亲访友,去了乡镇庙会、古文化街、长安小巷等地方,我看到,传统的节日气氛又回来了,人们摩肩接踵,在花灯满城、夜市如昼中,享受着祥和的生活。
不知道你是否也在念叨当年元宵节写下的诗句:灯火钱塘三五夜。明月如霜,照见人如画。
以前,我尤为喜欢“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喜欢“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喜欢“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些诗句写出了元宵节的浪漫与灿烂,让人心旷神怡。
兴许是年岁渐长,现在的我,越来越不喜欢过节,尤其是春节。我发现:人生很多时候,就像节日一样,热闹总是短暂、悲欢才是常态。所以,人生要经得起繁华,更要耐得住寂寞。
今天,读了你写的《上元夜》,更是如此。
在诗句里,60岁的你,先是回忆了前年的元宵节:
千年侍玉辇,端门万枝灯。
璧月挂罘罳,珠星缀觚棱。
那时的你,是端明殿学士、礼部尚书兼翰林侍读学士,位极人臣。这个元宵节,自然是在皇帝身边过的。端门前的树上,挂着万只灯火;璀璨的月亮,挂在雕花屏风上;星光如珍珠,落在宫殿的屋檐上,真是风光无限。
这应该是你记忆里最后一个热闹繁华的春节了。同年九月,你遭到外放,再一次开始了贬谪之路,从此再也没有回到京城。
去年中山府,老病亦霄兴。
牙旗穿夜市,铁马响春冰。
那时的你,已经被贬到定州(今河北保定一带)做知府了。皇帝的猜忌,爱妻王闰之的病逝,让你备受打击。这个元宵节,尽管你觉得些不适,但还是拖着又老又病的身躯,出去凑凑热闹。
寒冷的夜里,不知道你有没有吃到冒着热气的汤圆。反正,你没写,我们也无从得知。
但是,从庙堂之高到江湖之远的失意,加上身体老迈的双重折磨,也没有磨灭你对未来的乐观。你决定在定州发展农业、整顿军纪,发挥自己的余热,造福当地百姓,值得我们敬佩。
然后,你写了今天的元宵节:
今年江海上,云房寄山僧。
亦复举膏火,松间见层层
这时的你,刚刚经历了定州、英州、惠州的一路贬谪。相比于京城,定州虽不是富丽繁华,不过条件尚可;然而,惠州地处岭南,偏远蛮荒,自然条件恶劣艰苦,境遇可谓是:
急转直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