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条大路通罗马,道理谁都懂,可一旦自己成为理论的践行者,要有所转变好像并不容易。
毕业前半年确实挺熬人的,这个“熬”字何以体现呢?
首先是时间节点的特殊性,毕业季也就意味着从学校步入社会,从学生身份转变为社会人。一旦脱离了学生身份的庇护,好些问题不得不去面对。它意味着我们不能再伸手向父母寻求任何的学业贴补,社会人也就需要去顺应那一套无形的规训。
这套规训自是离不开人生的几件大事,买房,娶妻,结婚,生子…目前最紧迫的还是找到一份工作,能够让自己暂时稳定下来。有了工作也就有了经济来源,经济来源是建构话语权的重要基础。
其次是横向比较,班级同学的毕业走向也是能够接触到的,能够影响到自己心态的多半也是同一圈层的人。
正如老师以前跟我们讲过的一个段子,两个乞丐在路边捡垃圾,他们不会嫉妒开豪车经过的人,反倒会因为同伴比自己多捡了几个塑料瓶而心里不平衡。
如果在这三年没有一个明确的方向,大多数人确实也没有一个确切的目标,这时候多半如无头苍蝇般。大多据前人的经验,亲戚朋友的劝告,走上了为前途奔波的道路。相互间的消息一窜通,不论适合与否,至少有方向了。
最根本的便是不确定性带来的恐慌。不确定性虽然意味着还拥有选择的机会,可机会越多,风险也越大。
这几个月,我们闲余时间不少,如何填充它倒成为一大难题。这段时间的选择多半是申博,考公,就业,后者出结果倒是挺快,可走这条路的人确实不多,多半还是愿意图个安稳。申博也是少数人的选择,多半还是选择了考公。
申博的时间是最长久的,考公次之,在还未出结果的这段时间,大家只能根据自己的水平来做大体预判,有机会进面的提前准备,没机会的便开始新一轮的备考,考后又是新一轮的等待,随之又开始事业编的巡考,投简历,找工作也不能停。
这便是当下多数人的状态,不是在备考,就是在考试的路上,简历也得顺带投投。自己也未能幸免,参加一轮轮的考试更多的是为了抚慰内心的焦虑,即便没有成功,至少可以安稳自己,我好似也没闲着,那没法子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