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句话:懂了那么道理,但是仍然过不好这一生。
有时候真觉得,这就是自己的真实写照。
书读了不少,文章也看了很多。看的时候,觉得写得很有道理,感觉自己知道了。可是放下开书,在自己的实际生活中,仍然用以前的处理方式来生活。没有因为看了书,懂了书中的道理,自己的生活就发生改变。
等再度翻看这些书,发现书中的内容是熟悉的,但是自己早把书中的内容都忘记了,更没用按书中的内容去指导自己的生活,去执行书中的方法和思想。
知道和做到的距离看起来是遥远的。
当然可以简单的归因为自己的记忆力不好,或者是缺乏实践机会等等,简单的原因。但是对于做事讲求方法论的我们来说,不能只是给出一个简单的解释。而是要有一些系统具体可行的方法。即使初期总结的方法看起来有些幼稚,但我们可以通过不断迭代、升级,来完善它。
经过一番思考,关于这个问题我做了一些总结。
没有经过亲身体验和经历过的知识和内容,不是真懂了、不是真会了。
自己的记忆是不牢靠的。看过的书和文章,只是简单的看一遍,是不会真的看懂的。除非书中内容自己亲身体验过、执行过。
这就像,别人做了一个简单的动作,殊不知这个动作别人是经过很多遍练习才达到现在的状态的。我们经过观察,感觉自己看懂了,也能完成。可是等我们真正去完成这个动作时,才发现自己根本无法顺利完成,中间会出现各种状态。即使完成动作,也是动作变形,结果和预期不一致。
想想我们中学的时候学习数学的过程。首先看书上的公式和例题,老师上课时把公式讲解一遍,再给我们推演一遍。接下来再布置练习题,我们自己再运用公式把习题完成。还要做好多道习题,并且习题是从不同角度来考察我们对公式的理解和掌握。
当我们背单词时,这个单词和我们身边的真实场景一致时,我们很容易就能记住这个单词。
我们读一篇文章,当文章的内容触动我们的已有记忆和情感时,我们就会产生和作者的共鸣,这篇文章我们就有很深刻的记忆。
我们现在被各种信息包围。文章阅读费时费力,有音频可听,音频单调就提供视频。各种标题党,唯恐不能吸引读者的注意力。我们都处于信息和知识焦虑中。微博、抖音、微信、公众号,把我们有限的注意力都耗费了。我们看了各种内容,自我感觉良好,以为自己增加了知识,以为自己在成长。这些知识要么是碎片化的,要么是肤浅的,对于我们成长没有真正的帮助。我们缺乏安静的深度的思考和持续行动,缺乏切身体会成长过程。
切身体会和亲身经历可能是最好的学习方法和成长方式
对于像画画、英语、弹琴、体育项目,这些技能必须经过长期练习,才能掌握。比起这些技能的展现还有一个日常练习和竞技场景的不同。那是另外的一个话题。
对抽象的逻辑的内容的学习过程,此类学习仅仅属于大脑活动过程,我们如何使用实践体验达到学习目?根据自己的感受,做一个简单的总结;
1、看完文章和书后,自己再把文章中作者的逻辑和推理过程重新走一遍。
2、把文章中的逻辑和推理,用自己的语言和叙事方法写一遍。这就有些像写读后感和读书笔记。
3、可以找一个机会,把书中的内容,讲给别人听。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教是最好的学”。在讲解的过程中,我们就会发现我们对于书中内容掌握的不足和不清晰的地方。接下来就督促自己再把书温习一遍,把不足和不清晰的地方再补充完整。
4、读完书后,回忆自己以前曾经遇到的和书中一样的情景,自己是如何处理的,最后获得的结果是什么。如果按照书中的的逻辑和推理,处理方案是什么样的,会有何种结果。再把两种结果做对比。这就像用文章中的逻辑和自己的实际生活体会做了一个链接,模拟一个生活场景的体验过程。
成长就是一个从知道到做到的不断循环的过程。仅仅的多读书,不一定真的能获得成长。把读到的书,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指导自己的生活决策、做事方法。这才是最有效的读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