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端午节,就会想起妈妈做的粽子,想想就好开心,那是妈妈的味道,是市面上众多粽子都无法与之比拟的。
妈妈平时喜欢动手自制点心,尤其是逢年过节都会做应节的手作美食,中秋节的椰丝月饼、炸酥饺,春节的菜粿、果肉卷、红桃粿,椰丝糯米卷,端午节的肉粽子。妈妈的每道美食都会让我难忘,时常惦念着。
现在,果肉卷、炸酥饺、菜粿、红桃粿市面上都做得也好吃,想吃随时都能买来解馋。但是纯咸香的肉粽子市面少有,就算有,也没有妈妈做的好吃。我居住的城市大多数的粽子是双烹的,就是一个粽子咸甜两味,味道也不错,但我还是喜欢妈妈包的肉粽子。
每年端午包粽子,从头到尾都是妈妈一手操办,工序繁琐。首先挑选粽叶,锅中烧水,水开后把干粽叶放进去煮软,捞出后把粽叶两面擦洗干净,再次放入水中,加上草绳浸泡隔夜后捞出,滴干水份备用。准备食材:大概1厘米厚度的五花肉用五香粉、蚝油,酱油、蒜、葱、香油腌制过夜,糯米、花生仁泡4个小时,沥干备用。少量的萝卜干切碎,虾米香菇泡软。炒锅下猪油爆香虾米、香菇、萝卜干,然后下糯米花生仁炒干水份下调料,将所有食材搅拌均匀就可以开始包了,馅料只有一大块腌制好的五花肉。
妈妈包的粽子,五花肉就是粽子的灵魂。当一锅粽香四溢的粽子出锅,我会迫不急待一边哈着气一边解开草绳,就着粽叶捧在手里吃,那样吃感觉粽子会更香。糯米饭在其它辅料的香气、尤其是五花肉的油渗透下软糯咸香。再往深处咬,吃到的是一块肥而不腻,入口即化的五花肉,真是美味。我可以连吃3个,还意犹未尽。那味道是独有的,妈妈的味道。
今年端午节前夕,我回家看望妈妈,妈妈说包些粽子给我带回去过节。看着妈妈忙着包粽子,我在旁边学着,一边和妈妈唠家常,这时的我感觉很幸福。多么希望能常陪在妈妈身旁,陪妈妈慢慢变老。
有时在想,如果我和妈妈住在同一个城市该有多好啊,随时想去看望妈妈都可以。和妈妈经常打电话,一聊起来最少1个多钟,她总有说不完的话和嘱无完的叮咛。电话里头总觉得妈妈一切安好,但当回去,才发现妈妈的背又有些驼了,之前灰白的鬓角如今已成雪白。使我心酸不已。
每次回去,妈妈总会做我爱吃的食物,早早去市场采买,然后是各种的烹调,满桌的饭菜是她的爱和想念。吃着妈妈做的饭菜,决定以后回家不先告诉她,自己先准备好妈妈爱吃的食材,给妈妈下厨。
妈妈一天天的老去,给自己多些孝敬妈妈的机会,不想像那句话说的那样“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珍惜父母健在的日子,莫空留遗憾和愧疚。
为了不让妈妈太过劳累,为了让妈妈的味道能延续下来,于是我依照妈妈的配方学包粽子,包出的味道意料之中很接近妈妈的味道,带给妈妈吃,妈妈很欣慰的笑着说:“多好呀,学会了什么时候想吃,就可以自己做”。
《舌尖上的味道》其中有一句这样说道,母亲总是用食物给孩子留下最好的味道。一碗粥,一份手作点心……,在家时没什么特别,当你远行,才觉得那是世界上最好的味道。这就是妈妈的味道。
我们为什么对父母的饭菜称之为“妈妈的味道”而且终身不忘。那是因为饭菜里有着他们对儿女们满满的爱与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