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能忍人所不能忍,方能成人所不能成。"自古及今,凡是能成大事业的人,一定是有一番极强的忍辱能力的人。能忍得住失败,也能忍得住成功;能忍得住他人对自己的冷漠与羞辱,也能忍得住他人所给予自己的追捧与赞扬。人活在世,最难做到的事情是能否对自己有一个最客观的定位与评价。也就是说,人最难拥有的是一份自知之明。
人,往往是败给了自己,而不是败给了别人。汉朝时,帮刘邦打下天下,立下汗马功劳的人物是能在小的时候就能忍胯下之辱的韩信。但韩信在他功成名就之后难以忍受功成名就的时候的志得意满,自以为功高盖主,最终被吕后所迫害。
三国演义里,英雄一世的关羽难以忍受自己被称为盖世英雄的称号,而被骄傲自大的情绪所操纵,最后败给江南无名小将陆逊,败走麦城,连命都丢了。张飞与刘备都难忍耐关羽被杀的痛苦,急着要报仇,一个因怒气爆发,被自己手下人所杀害;一个带着八十万大军,几个月功打不下吴国,扎营扎错地方,被陆逊用火攻而八十万大军毁于一旦。
最终刘备关羽张飞三兄弟没有能遵守与执行诸葛亮定下的"联吴抗曹"的方针,实现他们统一国家的大业,都失败在了不能忍辱上,而被情绪所操纵。可惜盖世英雄入千军万马的敌人中也毫无畏惧,让敌人吓破了胆,却都最终输给了自己的坏情绪,让自己因缺少了智慧而做出了糊涂事。
在是否能忍辱里饱含着最深的智慧。佛说:"顺境、善缘需不起贪念;逆境、恶怨需不起嗔恨。"为人在世,遇上顺境,遇上善缘,若是存有了贪念之心,喜爱之心,占有之心,控制之心,就容易在患得患失里让自己的心境失去平衡而做出糊涂事而最终让境界全变。
遇上了逆境,遇上了恶缘,若是存有嗔恨之心,怨天尤人之心,在会在自暴自弃里不能处理好自己与自己的关系,也一样处理不好与他人的关系,最终会让自己更加倒霉。因而,我们每一个人都需要经营出属于自己的宠辱兼不惊的心境,才能让自己一直对自己有最清醒的认识,而不会下错了抉择,做出了糊涂的事来。
人,最怕的是自己无法看清自己。有时,太自以为是,认为自己是高人一等,而轻视周围的人,不能虚心请教他人,而在自高自大里目中无人,不知不觉中而让自己周围的人成为自己的敌人。有时,又太自轻自贱,以为自己一无是处,而在消极懈怠里懒散而不能积极主动来经营好自己的人生。
忍中的智慧,还有一点是极其重要的,就是能忍得住吃苦中之苦的毅力与勇气来,也要能忍得住最深孤独里的寂寞。自古以来,凡是有大成就的人,都是极其能拥有吃苦精神的人。他们能忍得住常人难以忍受的孤苦,而让自己战胜了自己人性里的弱点,在默默的干里一直坚持,不计较成功与失败,不计较得失与荣辱,只是一个坚定的信念,一定要实现自己认定的想要实现的人生价值。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这样写到。每一个有所作为的人,一定是饱经沧桑与历经磨难而却绝屈服命运安排的人。他们能够一直以最顽强的毅力,在一直默默地苦干与坚持里一路奋进而最终极大地成长了自己。那种极其的坚毅来自于他们认定的人生目标:活着,绝不是为了追求私欲的满足与放纵,而是为了能将自己拥有的那一份生命之光与热散发出来,奉献出来给予他人,给予世界。
拥有这样志向的人,他们在无私奉献的忘我里,发挥出了超出常人的才干,为国家为社会为众人而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功绩。而在做出了功绩之后,又能懂得不以功邀赏,功成而身退。赢得了众人对他们永远的爱戴与尊敬,这样的人如帮着越王勾践打败吴王夫差的范蠡,如帮着朱元璋打赢天下的刘伯温,如清朝时帮着清政府平息了太平天国运动的曾国藩。这些人,都没有尝到"飞鸟尽,良弓藏"被君王杀死功臣的下场。只因为他们能将名利置之度外,立功建业从来也没有希求来贪图荣华富贵之心。
不管人性如何复杂,不管人心如何叵测,不管世态如何炎凉,只要能怀着一颗无私的心来为众多人的利益去服务,去尽心尽力地去做事,能怀一份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心境来经营自己的人生,坚信这样奋斗的人一定能深得民心而百姓所爱戴,只因人人心里都有一杆秤,能量得出谁是善谁是恶,谁是真心来待人的人。是真心为百姓服务的人,一定能被百姓所深深爱戴。
愿每一个我都能修出一份忍辱负重前行里的不屈不挠的精神,积极向上地来经营好自己的人生。坚信:"人在做,天在看。"在"但行好事,莫问前程里。"老天爷自然不会辜负每一个有心人,而把福报与智慧奖赏给这样的人,帮着他去照顾更多在苦难里的人……
碧荷甜田亲笔于2019.10.3献给国庆假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