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读者问:为什么总和老公因鸡毛蒜皮的小事情而吵架,有时候都不知道是为什么而吵起来,甚至会吵到要离婚。无数次想过要离婚,可是自己又不想分开。自己为什么要找到这样的亲密关系,为什么要和这样的人相处?更让人不解的是,明明知道这段关系很烦很累很受伤,却又分不开。
想起曾经看过的一则新闻,夫妻闹矛盾,丈夫对妻子大打出手。路人甲看不过去,就去拉开丈夫。被挨打的妻子发现有人在对丈夫动手,就赶紧上来帮忙,结果变成夫妻俩围攻路人甲。
也许大家会上述两对夫妻的关系感到莫名其妙,但这正是这俩对夫妻的亲密模式。为什么呢?
从依恋关系的角度来说,这或许就是她们所熟悉的感觉。每个人出生以后所形成的强烈的情感关系,也叫依恋关系。这个依恋,指的是养育者和孩子之间的关系,彼此之间的互动与情感最后形成的某种模式。而这种模式,也会被复制到孩子将来的亲密关系中。
比如,在一个总是吵吵闹闹的家庭中,孩子可能就习惯了家里要有吵闹的关系,熟悉了有争吵的环境。当他在建立的亲密关系的时候,他可能会无意识地制造各种吵闹的声响。因为安静的环境,反而会让他不适应。
有位女孩,她从小在家耳濡目染了父母之间的吵架,她也逐渐习惯了。在过往的几段亲密关系中,她最深的感受是,三天没和男朋友吵吵架,就像是少了点什么。尤其是伴侣对自己很好的时候,她总会产生一种不真实的感觉。尽管她在意识层面知道,这是自己希望的,但总是忍不住想,万一男朋友以后对自己不好怎么办。于是,她开始把关系朝着自己熟悉的方向发展,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闹,在亲密关系中各种“作”。在那个时候,她在潜意识里才会觉得,这是自己熟悉的感觉。这要是不吵不闹的话,她就开始产生怀疑了,对方是不是真的,这反而让她觉得不安全。
或许,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看起来不幸福的婚姻,却可以一直维持下去。因为他们习惯了、适应了这种环境,对环境的熟悉就是对生活的可控,这种可控感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对她“安全的”,这叫“不安全的安全”。所以,尽管夫妻俩经常吵架打架,但是吵架打架是她熟悉的味道,如果哪天没吵没闹,反而让她觉得心里不踏实。就像网络上的那句梗:“我妈已经三天没打我了,三天没打,就像少了点什么。”
想起多年前处理过的一起家暴的案例。有位女士来咨询,说老公经常对她家暴,她已多次报警,却从未想要离婚。于是,咨询就往夫妻关系的方向进行探究。在咨询的过程中,就详细地讨论了老公家暴她的情况、当时的环境以及打她的程度等等。结果发现,老公的家暴,就好像空调的制冷功能,而她掌握着遥控器,可以随意调节家暴她的方式和程度。
譬如,如果她不做饭,丈夫会骂她;如果她不与丈夫发生性关系,丈夫会打她耳光等等。最严重的是,如果她与婆婆闹矛盾,丈夫会对她动拳头,这也是出手最重的情况。当我们把这些细节讨论完了之后,我们发现了另外一个视角,看似受害者的这位女生,是可以操控老公的行为和力量的。换句话说,她也无意识地制造并参与了这场家暴,甚至是掌控了家暴。
虽然家暴让她受伤,但是这份让她受伤的关系,却是她潜意识所需要的。正如那位读者说的,无数次想过离婚,可又不想分开。因为,一旦这个关系结束了,她可能会觉得生不如死。
吵架的过程,也有征服的意味。吵架,常常是为了证明谁对谁错,是为了让对方按自己的意志行事。假如分开了,对方都没有了,这个重要客体都没有了,我们如何实现自我的意志。客体对应的是主体,客体都消失了,主体也就没有了意义。吵架不是为了把对方赶走,不是为了失去那个人,而是希望对方能理解自己,按自己的想法来做。
所以,很多亲密关系,不分手的时候吵架,分手了就更痛苦。因为我们对亲密关系的需求,不仅仅是爱情,不仅仅需要性需要激情,还有友谊、权力等等。而且,我们常常会把自己的需求转变成为具体的期望形式,投放到伴侣的身上,以期得到满足。于是,我们的亲密关系,就陷入了某种循环:期望,得到满足,跳入下一个期望;期望,未能满足,产生情绪,陷入权力争夺,冲突升级,关系结束。
亲密关系的建立,从吸引开始,而吸引我们的,不仅仅是我们表面上提到的人品样貌经济地位家庭环境等,还有一些你可能从来都没在考虑之内的因素。而往往就是这些因素,让我们建立了亲密关系。
例如,有位女士在遭遇了某件挫折性的事件之后,很快就和某位毫不起眼的男性成为了男女朋友。换做平时,她可能是看不上这个人的。但是,这个人在她最关键的时候,支持她、呵护她,这就激活了她内心的某种象征着渴望父母对自己关心、照顾的需求。也许她在意识层面也知道,对方未必是是她适合的、想要的伴侣,但是在她的感受中,她渴望有人能够能够来照顾自己。这时候,她就很可能因此做出选择,和对方成为男女朋友,甚至结婚。但是,她选择的对象,只是一个象征的角色而已。如果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的话,往往就会导致在今后的夫妻关系出现各种问题。所以,在建立亲密关系的时候,在了解对方之前,我们更应该先去认识自己。或许,你会从亲密关系中看到不一样的自己,你也可以由此建立与过往不一样的亲密关系。
作者:吴在天,心理咨询师,心理专栏作者,著有《什么样的孩子敢成功》《内在觉察》《把生命活给自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