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夏天》主题征文

那年夏天,我还是一个孩子,头戴草帽,手挽着箩筐,箩筐里放着水和馒头,还有一把镰刀。不用说,大家都懂,我这是要去割麦子。

是的,身在农村的孩子,农忙时节,能帮忙自然是需要帮忙。割麦子是个力气活,不带点水和馒头,很快体力就会耗尽。而那个年代唯一可以充饥又省钱的就是馒头。走在乡间的小路上,小路的两侧是笔直而又茂盛的沙树。偶尔还能看到沙树边上休息的老黄牛和羊群。沙树的后面是一片片麦田。麦田都是划分好的。谁家的地在哪里都是村里分好的。我家的地离家里比较远。

那个时候还没有电动车。去割麦子的时候要么骑着自行车,要么赶着牛车。或者是步行去。我基本上都是步行去的。因为老式自行子和牛车早就被父母弄到地里面去了。步行去也还可以,因为可以欣赏周围的风景。

沙树上鸟儿欢歌笑语,树下长满了野草和野花,花香怡人,随风入鼻,瞬间心情好了很多。一块一块黄色的麦田,麦穗颗粒饱满,让人有种丰收的感觉。这时一阵风吹过,能听到麦子和麦子之间碰撞的沙沙声。那种声音也是自然的声音。有时候大风刮来,麦田就像是翻滚的大海,麦子时而倾斜,时而恢复原状,很有意思!

一边欣赏着田园风景,一边快速走向目的的。然后拿着镰刀,学着大人的模样割起了麦子。有时候大人会对我进行说教,说我割的麦茬太高了。让我把麦茬割低点。麦茬割的太高,容易划伤脚,也不利于继续播种。在大人的指导下,慢慢也干的有模有样。

割麦子是一件辛苦的活。因为麦子本身就有点扎人的感觉,幼嫩的胳膊,割完麦子后,多了很多红红的红道子,痒得难受。不过不打紧,习惯就好。割麦子的时候,最好是穿长袖,因为那样胳膊就不容易过敏。麦田很长,割完几米,已经汗流浃背,但是依然觉得有意思,因为汗水随风吹干,反而不热,还有股凉爽的感觉。

偶尔会停下来和大人一起捆麦子。因为麦子割完后,还要运到村里用来晒麦子的广场上。然后堆成像小土丘一样的垛子。然后继续割继续堆。等全部割完以后,村里就开始组织大家一起打麦子。打麦子是用机器打的。但是灰尘很大。大人们打麦子的时候总是能把自己弄得全身都是灰,就像是灰人。

大人们打完麦子的时候,我们小孩子就会帮忙收麦子。就是把麦子用簸箕装在袋子里面,然后大人再把麦子拉回家,进行晾晒。当然对小孩子来说此刻最好玩的就是用麦子的杆做成喇叭吹。就是找一个没有破的麦秸杆,然后去头去尾,中间保持中空就像柳条喇叭一样,吹起来也很响,很好听。大家都会拿着自己做的喇叭相互比较,虽然不是用钱买来的,但是却玩得比买来的更起劲。那是童年的乐趣之一。

那年夏天,我学会了割麦子,学会了做喇叭,还体会到了什么叫做劳动的辛苦。现在回想起来,那年夏天还是美好快乐的。比起现在是快乐的,因为那个年代无忧无虑,简单且又幸福,如今却多了很多烦恼和忧愁!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一 看麦备战 一九九五年夏季,也就是我们结婚的那一年的夏天。一进入芒种,鲁西南的麦海在风过处,便骀荡起麦浪,一波接...
    琴雪_山人阅读 1,783评论 24 59
  • 蝉鸣刺耳,树影婆娑,烈日炎炎下的微风,惹得聒噪的叶子生了闷气,你推我搡,沙沙作响。 外公穿着件条纹衬衣短袖,拿了把...
    黛西小小o阅读 833评论 12 42
  • 那年夏天,阳光依然那么刺眼。 我已记不清那一年夏天的很多事情,但是有那么一件事情,我至今已记不清是如何发生...
    奋笔疾书的待业妈妈阅读 235评论 2 12
  • 那年夏天,我们的奇遇 这个季节,我不知道为何有如此心情,虽有美景入眸,但也有蝉鸣入耳,喋喋不休。 我不知道为什么,...
    教育创客学习学阅读 2,687评论 29 150
  • 现在正是秋收季节,看到乡亲们下地掰玉米、摘豆子、薅花生,不由想起小时候的劳动场面。 但那时候最繁忙的应该是六月的麦...
    戚老师说阅读 1,417评论 1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