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掌舵几十年,一朝归隐去:相声界主流对郭德纲的怨恨到底从哪来。最笨的努力就是无能为力的瞎忙。
相声在以前也不过是一个玩意,是民间艺人赖以谋生的一种手段,它的生存基础其实就是来自于底层大众。
作为民众打发时间的一种娱乐项目,现在已经成为一种艺术而被官方所认可。
但是别看现在相声这么红火,其实他已经处在随时都可以没落的最后阶段。
有的人守着这块遮羞布不想被人揭开,所以固执而呆板。不是他们不想创新,而是无能为力。
而另一批人以复古的方式另辟新径。
比如郭德纲。以贴近大众的方式重新让死气沉沉的相声重新辉煌起来。
在近百年的发展史上,相声已经有过三次的危机,不过在这期间有几位宗师级别的人物以顺应时代的创新,挽救了相声。
我们今天就好好聊聊挽救相声生死存亡的人和故事。
对于相声来说,顺应时代,其实就是顺应大众口味,手艺人只有创作大众作品来迎合,这些手艺才有养家糊口的可能性。
不过解放前的老百姓大部分是文盲,也没有那么多时间去深入理解一些高明的包袱。
这时期的手艺人创作的主要还是一些伦理哏,屎尿屁之类的玩意。
这也没办法。但并不是说相声本来就是这样的,相声圈里也不全是没文化没水平的人。
相反这些手艺人大部分都是有点文化底蕴的读书人。
他们也会花钱请一些高层次文化人修改他们的相声脚本。针对一些高档的堂会也会有一些精彩的艺术技巧。
只不过这一部分人才数量不多而已。但是解放后,形势产生巨大的变化,新中国破四旧,清除旧文化糟粕。
这时候的相声面临第一次生存危机,国家不鼓励低俗的娱乐活动。比如旧社会的青楼妓馆,淫词小曲,都被禁止。
而相声因为带点这方面的内容也处在被审查被禁止的边缘。
这时候堪称一代宗师的马三立出现,马三立是一个读过初中的文化人。
他最大的贡献就是整理相声内容,清除旧文化糟粕,创作适应新时代的相声作品。
随后又把相声改造成一种文艺项目,并且积极加入国家主导的文艺团队。
比如在抗美援朝时期去朝鲜慰问志愿军,这期间积极为国家服务就成了相声主流的特色。
以马三立为首的相声手艺人硬生生地把相声推入艺术的殿堂。
其本人也获得认可。长期担任天津曲艺团的负责人,并成为了天津市的政协委员。相声获得新生。
但是这种变革的主导方向其实是以国家导向为主要创作方向。
这个时期的相声有个最大的弊端就是逐渐脱离底层大众,那个时期也不像现在有电视,有网络。可以无限传播。
相声的生存方式就是经过国家的组织去边疆,机关,工厂等某个特定的场合参加慰问活动。自然不可避免地脱离最底层大众。
不过好在这个时期的相声手艺人没必要在大街上摆摊吃百家饭,都进入了体制,挣上了工资,也饿不死。
再加上那个特殊的十年动乱。相声压根没有了向前发展的动力,成了一潭死水。
这种情况的改变在于另一位宗师,侯宝林的出现。
侯宝林大师
其实侯宝林和马三立是同一辈人,虽然马三立在相声门里的辈分比侯宝林高一辈。
但是他们都是从旧时代过来的艺术家,他们所经历的苦难都差不多,都参加过旧社会的堂会,也都去过朝鲜战场以及其它单位慰问。也都对相声的变革做出过努力。
只不过马三立出身本来就是相声世家,对传统的作品积累多一点,相对的影响也深一些。
更何况侯宝林也是以师礼的态度对待马三立。
但是马三立的表演风格偏向于市井文化,更符合底层文化口味。
但是新中国以后这种形式逐渐变得不合时宜。虽然马三立牵头改革新式相声,让相声获得新的生存机会。
但是个人风格和时代趋势的逆向对立,也影响相声的进一步发展。再加上马三立的年纪老化,对相声的进一步创新就显得力不从心。
而另一个大师侯宝林的风格趋向于大气,也有可能是生存环境的影响。
马三立是天津人,而侯宝林一直扎根于北京,对时代的变化总能更快地作出反应,并且顺应这个潮流,创作出顺应时代的作品。
在改革开放以前或许看不出有多大区别,但是改革以后很明显的结果就是,侯宝林的政治地位得到提高,陆续担任了全国性的文艺团队管理职务。
这也从侧面印证了侯宝林得到了官方广泛的认可。
这种认可也带动了相声发展新方向,就是创作顺应潮流的新时代相声,这个时期正好赶上电视走入千家万户,春晚也才刚开始。
侯宝林收了一批具有同样特色的徒弟。这个时期相声的主流其实就是侯门相声,历届春晚说相声的几乎都是侯门子弟,同样管理文艺曲协的也都是侯家徒子徒孙。
八十年代九十年代,侯宝林的徒弟马季,徒孙姜昆的影响力并不次于今天的郭德纲。
只不过时代有时代的局限,在那个仅有电视作为主要传播媒介的时代,影响力能达到的深度毕竟有限。所以这也是现代人觉得郭德纲比以前那批人更火的原因。
但是还是那个原因,脱离底层,脱离群众。
以前有侯宝林等大师的创新和改革,相声还是有很多新颖的作品。
主要是因为侯宝林这些人的改革和创新都是在底层经过大量调研,甚至有的亲自体验过那种底层生活。
所以出来的作品能深入人心,也延续了相声的高潮。
但自侯大师那一辈人去世后,新的接班人再没有这种生活经历,灵感的匮乏让相声逐渐沉沦。
同时由于身在体制内的优越和束缚也让这般主流无所适从,他们不是不想创新,不是不想有新作品。
而是他们不敢打破这种枷锁,体制的约束让他们享受各种待遇的同时也让他们散失了创新的本能。
这些主流最好的作品反而是在年轻人刚参加工作时积累的那点生活经验。
依靠这种经验也创作出了好多作品,那都是亲身经历的故事。
但是越往后,越是养尊处优。有事国家出力,没事国家出钱。总归是丢了初心。
相声也又一次走在沉沦的道路上,最惨的时候甚至被后来居上的小品等娱乐踩在脚下。
到了现在,网络时代下的艺术有了更宽广的传播媒介。
可惜这些主流人已经老了,没精力也没能力创新改革新式相声,没办法只能躺在旧的功劳簿上吃老本。
后来干脆躺平。不过也不能怪这批人,这也是时代的局限。这批人之所以不能成为大师,就在于这些人只是个守成者。不过也还是有点贡献的,毕竟这些人也在努力的传播相声,收了一批徒弟也变相的延续了相声的生命。
到了郭德纲的出现又是一种变革,据传闻郭德纲当年也想走前辈们的这条老路,只不过一直行不通。
没办法的郭德纲最后捡起了最早的相声生存方式,摆地摊,开剧场。
把前辈们改革掉的吃饭家伙重新操弄起来,求生存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把一些俗气的旧包袱也带进了作品。
这本身就是老艺人的生存手段,也是主流门派一直打击的三俗文化陋习。
但是如果查查老资料,了解了解相声的历史后,郭德刚的相声还真没有沉沦到庸俗,魅俗的阶段,顶多算是俗气。
这里面有个最大的原因在于郭德纲的受众群众与老一辈人的受众群体有了很大的不一样。
以前的老百姓文化低,知识浅,接受不了高端的文化技巧。
打个简单的比喻,侯宝林大师曾经创作过一个作品,关公战秦琼。
现在的人一看就本能地知道这两人不是一个朝代,说的也肯定是隐射新社会背景的人或事。
但是如果放在解放前的老百姓中间,谁能理解这段相声的内涵,充其量也就知道关二爷是庙里祭拜的大神,秦琼也就是家家门上贴的门神。
谁会理会这两人放在一起有多么的滑稽。老百姓只关注这段相声说的可乐不可乐。
但是现在不一样,新时代的受众至少已经摆脱了文盲,再加上网络等新媒体的推动。现代群众有了基本的识别和理解力。
郭德纲正好赶上这个时代的推动。老百姓所能接受的也未必就是低俗庸俗的底层文化。
这样郭德纲的相声方式是往下沉,尽量贴近底层大众,而另一方面老百姓的文化底蕴开始上升,有了更高层次的追求。
这样的对碰正好把郭德纲的相声顶到了脱离低俗的那个层次。
这不是郭德纲个人的能力或者水平,而是正好这个时代的发展到了这个地步。同样也成就了郭德纲,成就了他的德云社。
如果没有新时代的观众,郭德纲面对的还是老早以前的群体,他的这种艺术生命绝对走不长,迟早会落入低俗,也迟早会被国家禁止。
郭德纲赶上了这股潮流,虽俗气,但是这并不能影响郭德纲的宗师身份。
因为他个人的努力,通过原有的贴近观众的方式在新时代背景下让相声又获得新生。
在相声的历史上,郭德纲注定会占有一席之地。
马三立,侯宝林,郭德纲三个宗师对相声的生死存亡各有各的贡献。
但这些也只不过是他们正好赶上自己所处的时代变化,在别人无能为力的时候,通过自己的努力让相声获得新的发展机会。
但是这种努力往往都是被迫的努力,马三立处在相声经历大整顿,去糟粕的改革时代。
侯宝林处在相声虚空化,急需落地的衰败阶段。
郭德纲处在相声的平庸时代,没有人有所作为,都在躺平,都在静悄悄的等死状态下。
三位大师都承担了自己的责任。什么是大师,不是年纪大了就是大师,更不是资格老就有资格成为大师。
而是在特定的变革背景下力挽狂澜,打破旧格局,重新走出一条新的路子,延续并且创造新的一段辉煌,这才是大师的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