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萌
第一章 时间价值很高的人生是什么样子的
让你的人生变得很贵!
我们所说的很贵的人生,首先它是跟收入有关的,它要能够让我们活得体面。然后它还必须让我们有一种价值感,从而给我们带来认同感和满足感。
--- 华为:10个亿赔付辞退7000名34岁以上的老员工。(太过安逸就会失去危机意识和前进动力,这对于个人成长和公司发展都是弊大于利的。)
--- 48岁单身母亲数十年不放弃脑瘫儿子,修成出色的国学经典家庭指导师。
改变永远都不会来不及,也永远不存在不可能。从来没有来不及改变或者不可能改变的人生,只要我们还有改变的决心和勇气。
下面看看如何改变。
找到合适我们自己的“抓手”。
我们人生中的抓手,是能够让我们完成变现,获得生存资本的核心技能和优势。它可以是我们赖以谋生的工作技能,也可以是我们在某一方面更强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凡事比别人多做一些,比其他人做得优秀一点。当别人还在苟且的时候,用自己多一点的付出收取他人的苟且红利。
势能高的人,人生才能很贵
什么是一个人的势能?
就是一个人在做事的时候,所站的高度和在这个高度上所具有的眼界,以及在这种视角下考虑问题的深度。这些对于一个人做事的成败有着非常大的影响,而这些也是由一个人的格局所决定的。
为什么一个人的势能越高,他成事的胜算也就越高呢?
我们努力奋进的路程更像是在走迷宫,格局小、势能低的人永远只能待在迷宫里面奋力奔跑。而格局大、势能高的人呢?他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同样的努力,势能高的人赢的机率要高。
打破圈层的局限,结识更多更优秀的人,开阔自己的心胸,主动向比自己优秀的同事请教。打破自我思维,开启分享模式,把自己的技能和知识分享给更多的人。这其实都是在不断提升自己的格局,同时也是在为自己的“势能”蓄势。因为势能越高的人,你的人生就会变得越贵。太关注、太在意自己的得失,就会在格局(势能)上差了很多。
为什么我那么努力还是没能成功?
那可能是你的努力还不够聪明,聪明的努力是一种高水平的勤奋。最反对的就是那种把自己感动到不行的、不够聪明的努力,这是一种彻彻底底的低水平的勤奋。这种勤奋的前景只能是越勤奋,越窘迫。
所谓高水平的勤奋就是,通过一整套系统中的思维升级、方法论和辅助工具,让自己以同样的努力取得数倍的回报。这也是“财富高效能”当中“高效能”的正确解读,财富高效能完整的解读应该是这样的:通过一套高效系统,让我们更快、更加高效地过上一种富足且有意义的人生。
低水平勤奋的表现:学习的东西太宽泛,不成体系。
高水平的勤奋方案就是:运用“核心知识点”法,将学习的知识点用自己喜欢的场景联动起来,然后再结合“单点突破”和“联想记忆”两种能有效提高效率的方法,形成一套完整的学习提升方案。
我们的社会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丰富、复杂和多变,面对这样的社会,我们需要快速学习,以更新对身边事物的认知。在这样一个时代,高水平勤奋、高效率学习就显得更为重要,一旦掌握了高效的秘密,你就有机会拥有高质量的人生。
用成长带动成长,用人脉开启助力
假如有一天你的技术圈子里面的人想要自己创业,上哪里去寻找靠谱的合伙人呢?还是在圈子里面找吗?这不太合适。圈子里的人是都很厉害,但是大家厉害的地方都一样。你会的他基本上都会,他会的东西你也不陌生。但是一家创业公司可不是只要技术好就行的。这时候你就会发现你所认识的人基本上都是一些技术人员。为什么会这样呢?这就是圈层效应,它跟吸引力法则有一定的相似之处。
这跟现在所推崇的算法推荐的道理是一样的,在算法推荐时代,你会发现这样的一个情况。如果你在网上点开了一则娱乐新闻,第二天你就会看到更多的娱乐新闻,用不了多久,你眼里的世界就会变成一个充满了娱乐属性的世界。如果你点开的是一则诈骗类的新闻,第二天你同样能够看到更多类似的新闻,你眼里的世界就跟看到娱乐新闻的人大不一样。
大数据背景下的算法推荐会让我们的视野变得越来越窄,变现思维下的圈子、圈层会让我们的社交和人脉变得越来越窄。这句话,请你一定要记住。
就是因为他们底层的基本运营逻辑都是一样的功利性,算法推荐的底层的逻辑是什么?是流量,整个系统只对流量负责。怎么才能实现流量的最大化?很简单,就是投其所好。而且大数据的投其所好不是根据调查问卷得来的,而是根据你的行动痕迹分析出来的,这个结果可是非常精准的。它迎合的是你的本能而不是理智,什么样的东西能让你下意识地点开,它就向你推送什么。至于你是不是真的需要,会不会让你的视野变得越来越窄,会不会让人变得越来越浅薄,很遗憾,它的考量标准里面没有这个选项。
变现思维下的圈子同样也是这样,变现是整个圈子社交的核心逻辑。要想进入这个圈子,你得看看自己够不够分量。而这个称重的天平就是技术的好坏。至于说你是不是需要我的技术帮助,对不起,这不是我们要考量的,除非你也可以给圈子里的人提供同样的技术帮助。
单一圈层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呢?最直接的就是人员优势的极度单一。
这个困局又该怎么突破呢?
人脉与朋友不同,如果不能用来变现,我们要那么多的人脉干什么?
如何更高效地引爆你的社交能量,如何更好地在运用圈层利好的同时实现圈层突破,让更多不同的人来跟你实现优势互补,如何更加高端、更加体面地实现人脉的变现。到底应该怎么做呢?
答案就是:用成长带动成长,用成就换得成就,用利他帮助自我。
有自己的圈子也不是什么坏事,但是对于圈子之外的人,只要对方需要而自己也有能力,那就先帮助他成长起来,先用你的优势来成就他。不要管他是不是技术派,越是不同的,越是值得你关注的。这样一来,圈层突破对你来说就不是什么难事儿了。当你需要的时候,在你帮助下成长起来的,你用自己的优势成就的那些人,他们都可以也非常乐意跟你形成互补关系。这时候你的社交资源才算是全面引爆。前提是,一定要有一颗利他之心,这是做成这件事的基本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