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家庭》一书的作者苏珊说:
孩子对父母的爱是超乎想象的,一个人如未经历巨大改变,基本会无条件追随父母的生活印记。
因为对孩子来说,他的归属感来自与父母建立链接,这种渴望超越了一切。
而他们采取的链接方式,就是和父母做同样的事,营造一种“我们在一起”的感觉,这是孩子获得归属感的内在需求。
比如,妈妈总是指责爸爸邋遢,孩子为了跟父亲建立连接,就会跟爸爸做同样的事。
如果此时妈妈过于强势,孩子无法追随父亲,她就会在潜意识里跟随着爸爸的命运而不自知,比如未来找一个跟爸爸特质类似的伴侣。
如果我们每天强化的都是对方身上的负面信息,那「它们」自然优先被孩子接收,孩子就会做出相同的行为来满足与爸妈连接的归属感。
所以,你越是「大张旗鼓」的每天喊出讨厌对方的特质,孩子就会越像那个人。
很多人会感慨,不知不觉间活成了父/母曾经的样子,就是这个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