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每一个语文老师都强调过阅读的重要性,然而由于时间限制或条件限制,很多时候,阅读局限于课内阅读,而课内阅读的内容往往以课文为主,这就导致学生的阅读量小,视野狭窄,理解能力和写作水平也得不到很好的提升。对于课外阅读,相信所有的语文老师都是持赞成态度的,然而在具体的指导方面,很多人觉得课外书籍汗牛充栋,浩如烟海,不知从何入手,因而对学生的课外阅读只好听之任之,顺其自然。这样容易导致学生优劣不分,重点不明,浪费了宝贵的时间,甚至受了不良书籍的影响。
因此,处理好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的关系,是摆在所有语文老师面前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我总结了几点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追根溯源式。
当一篇文章是节选内容时,提前布置或学完后布置学生在课外阅读原著,从而使学生宏观把握作品的内容与思想,避免学生断章取义,片面理解。也可以指导学生阅读介绍作者人生经历、作品风格的文章,或者作者的传记。如学习《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可以让学生在课外阅读林语堂的《苏东坡传》,余秋雨的《苏东坡突围》。
(二)原点辐射式。
当学完一篇课文时,可以以此为原点,引导学生关注作者及其作品的相关介绍与评价,亲朋好友的回忆评价的文章,以及相同题材的其他文章。如学习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可以让学生在课外阅读徐志摩的《我所知道的康桥》,林徽因的《八月的忧愁》,回忆徐志摩的集子《新月诗人徐志摩》,张加强的《为大地注册一种思想》等,经过一系列的阅读,学生对徐志摩的才华横溢,风流倜傥的传奇人生会有更全面,更深刻,更立体的了解。而许多高中毕业生对徐志摩的印象仅限于《再别康桥》,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三)比较鉴赏式。
对于一些经典文章或诗词,我们应积极引导学生在课外阅读相同题材或体裁的文章。如学习史铁生的《我与地坛》,为了更好的理解母亲的形象,可以要求学生课外阅读《合欢树》或者散文集《对话练习》,或者阅读肖复兴的《母亲》,老舍的《母亲》,通过比较,可以更深入的理解作品的情感及运用的手法。学习《唐诗宋词》,当学到怀古诗、思乡诗、爱情诗等,我便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阅读三至五首相同题材的著名诗人的著名作品。学习曹禺的《雷雨》,要求学生课外阅读他的《日出》或《原野》,或者阅读老舍的《龙须沟》,从而加深对戏剧的理解与感悟。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这几种方法可以交叉进行。
要求学生课外阅读的作品,可以由老师推荐,也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利用好学生的资源,让他们交流推荐。
经常想起2007年在泰安举行的山东省教学能手评选课,我有幸观摩了十几位老师的课,然而令人失望的是,几乎所有的老师注重的只是课内的即课文的阅读,而没有对学生的课外阅读作出相应的指导与延伸,哪怕是几句话的提醒也没有。这些老师的课也代表了绝大多数老师的上课状况。学生们经过高中三年的学习,对语文的印象如果仅仅停留在有限的几篇课文上,该是多么不幸与可怜。
阅读需要两手抓,一手抓课内,一手抓课外。这二者的结合对老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老师如果不能广泛涉猎、博览群书,就不能高屋建瓴,有效地指导学生。一个老师的高度与厚度往往直接影响学生的眼界、能力与水平。因此抓好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首要的环节在老师。
总之,课内阅读应该是基础,是源头,是引子,而课外阅读应该是课内阅读的拓展与延伸,巩固与深化。二者结合才能使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得到很好的提升,才能使学生在语文学习方面渐行渐远,渐入佳境。
时光深处,
藏着挥之不去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