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文诚〈孟子〉学习笔记579,尽心章13-1-1-17》
【孟子曰:"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
今天是戊戌年甲寅月庚辰日,正月初二,2018年2月17日星期六。
上一节所学为"天人关系之界限,严且不可混淆"。
天人关系是重大且关键的哲学命题,须作精微之求,不可囫囵吞枣不求甚解。因为诸多人生大事,比如说安身立命、建功立业、商海搏浪等,必经考验,考验什么呢?终极智慧。追问到最后,根子都在这儿呢。可见此命题重要和关键,对此命题的重要只有知与不知的差别。最终,不管你知也好,还是不知也罢,事实上人人都绕不过去。生活中,愚者因无知而狂,智者倚知之而狂,无论不及的愚者还是过之的智者,本质上没啥两样,都是失败者。虽说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就算不探究这个定理,也不耽误吃饭睡觉;但是,对于想要扬名立万幸福人生的人而言,若要实现目标,就非要掌握不可了。
当年,师父也是这么刺激我:如果想赚点快钱,不要跟我学;跟我学就要先立大用之志。没志向学不成。
三年前我就想不通:为什么做生意也要学这些?商场需要的是市场信息、专业规则、工具理性、管理方法、社会资源什么的,跟哲学、思想、人文、精神能扯上关系吗?
三年后有了不一样的一点心得:师父说的就是对。一切根源都在自己。
正如曾国藩所言:"古来成大事者,半是天缘凑泊,半是勉强迁就。"而失败呢,则全因自己。《大学》说:"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一是,是一切的意思。这段话来自《大学》开宗明义第一章,是曾子引述孔子的话。孔子说:"大学的条目虽有八件,哪八件呢?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实上自天子,下至老百姓,全天下所有的人,一切都要把修身做个根本。"修身以上的四件:格物致知,诚意正心,都是修身的功夫。修身以下的三件:齐家、治国、平天下,都是从修身上推去。
修身功夫中,格物致知就显得尤为重要。
朱子说:"知性则物格之谓,尽心则知至之谓也。"朱子说,尽心知性与格物致知是贯通的,与修身功夫息息相关,这是极为了不得的思想。
明天继续。
【学习参考书目】
《四书章句集注》朱熹著
《张居正讲解<孟子>》张居正著
《资治通鉴直解》张居正著
《读四书大全说》王夫之著
《孟子正义》焦循著
《孟子与尽心篇》南怀瑾讲述
《张汝伦老师诸书》张汝伦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