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 KW 经济困境
我似乎有个一再发生的老问题:虽然我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专业人士,却无法赚到足够的钱,也无法为自己的事业接到够多的案子,尤其在此经济衰退之际,问题更是明显可见。尽管这些年来我持续在这个议题上操练宽恕,所以当问题发生时,越来越能能平心静气地面对,但三不五时仍不免有些心浮气躁。因此我还是希望能够根本摆脱这类窘境,一劳永逸地跟它说再见。我想请教的是,从奇迹课程的观点,我还能做些什么,以便彻底「治愈」这个问题?审视罪咎或罪咎的源头会有帮助吗?不知你有何建议?
答:
对于你所描述的这类情况,我们只能提供原则性的意见,但这些意见或许仍会对你有所帮助。首先,世界存在的目的,是要让我们在此地有着永远解决不完的问题;世界是个被设计来隐藏真正问题的烟雾弹。事实上,我们在心灵中不断地选择了与上主分裂,活得状似独立的个体,并且要求别人为我们的困境负责,此一心念才是真正的问题所在。不管我们所苦恼的是反复发生的问题,或是一堆零星的困境,其中并无差别。生活中问题的发生,是因为我们在不知不觉的潜意识中,需要这些问题存在。因此,倘若我们不去觉察问题的根源(实出在我们自已心念的决定),却想拥有无忧无虑的人生,肯定会徒劳无功,且不过是一种自我挣扎罢了。说得更明白些,这也是小我玩的一种把戏,让我们怀抱着希望,相信有朝一日问题终能解决,届时便可活在一个无忧无虑的世界里。这种计策的目的,是要让我们将注意力持续投注在世间的生活之中,如此一来,便能确保我们永不忆起「我们其实是心灵,而此心灵企图与一体分裂,忘了我们是在那一体
中,受造为基督的」。然而,这不过是个愚蠢的错误念头,我们随时都能另作选择。
其次,针对你所描述的情况,这部课程采取了既温和又务实的方法,让我们体认到「上主的平安是在我们内心,我们生活中的任何外在事物都无法影响内心的平安」。能不能拥有平安的心境,一向取决于你的选择。不管我们的人生境遇如何,我们还是能够选择心灵的平安。在这一点上, J 兄要我们以他为榜样。他说过,即使在看似受尽凌虐苦刑的情况下,他也从不视自己为遭受迫害。 J 兄是在告诉我们,我们也可以效法他面对境遇的心态(参阅 T.6.I.5,6 )。从这层意义来看,你的心态是「我是个饱受老问题困扰的受害者」,而我们每一个人也都有着类似的情形,只不过形式稍有不同罢了。因此,我们能够学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如何让我们的内在心灵,从外在环境的影响中「解脱」出来。这并不容易,但却是这部课程「心灵锻炼」的必要功夫。在恢复心灵力量的过程中,这是至关重要的一步,然而小我绝不会轻易让我们跨出这一步。
第三,某些看似负面的情况之所以一再发生,通常是因为当事人将自己潜意识中的罪咎投射到他的生活里(罪咎经常会被投射到身体上而造成疾病),目的是在自我处分,以为如此一来即可免除上主的惩罚,因为罪咎使他认为受罚是理所当然的。一再的失败或不幸,反映了当事人潜意识的信念,只要我失败或痛苦,当轮到自己必须向上主交待自己的人生时,衪就会垂怜我,且放我一马。因此,倘若我们心灵中尚存有这样的信念,那么在我们的生活中就会出现这类恰能证明我们是失败与不幸的境遇。与此类境遇抗争,无异于自我打击。解决的办法很清楚明白,一如练习手册不断提醒的,我们需要往内心寻找,看出小我的「罪」、「咎」和「惧」等念头,操控着我们所做及所想的一切,让我们视自己为独立的个体,看清之后,再将此黑暗带入光明之中。
然而,此种练习的目的,不是要让我们的生活免于种种困境,而是要让我们明白,「罪咎」才是我们不想要的,因为比起内在罪咎所带来的痛苦和束缚,外在问题所导致的痛苦与混乱根本不算什么。我们并不需要试图改变任何事情,只需在 J 兄爱的陪同下,看出我们是如此经常地将我们的不快乐和失败归咎于外在因素,而非求诸自己内心的决定。然而明白了这个道理之后,也不要因此而批判自己,如此方能朝向目标跨出一大步,有朝一日心灵必能重拾原属于我们的「上主的平安」。当我们沐浴在上主的平安中,且明白这才是我们真正共享的生命实相时,不论事业的成功与否,恰似耶稣手脚上有无钉子一般,都不致影响心灵的平安。有时当我们的心灵有所改变,外境也会随之而产生变化。然而外境的变化与否,再也影响不了我们,因为我们看待自己与世界的知见已全然改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