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假努力这个词非常的火,说白了就是我们每天看似都是在学习很久,但是其实缺乏了思考一反思的两个环节,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当然学不好,内容肯定也记不牢。至于如何提高反思能力这个事情,我认为最有效的方式其实是不要关注分数。
听起来很怪,一个学生如何能够不关注自己的分数呢?不过如果太过于关注分数,其实反而是不利于我们进行思考的。讲一个自己的亲身例子,当时我在学托福的时候,那真的是一波三折,考了很多次都没有拿到最后自己满意的成绩。当时的自己特别的焦虑,每次进行模拟考试的时候,我做每一道题目的时候,我心里更多的感觉是恐惧,这个题不会错了吧,这个题错的话这次又考不到理想分数了。最后,分数出来如果是符合自己的预期,我就会觉得是自己能力增长了,如果低了就感觉自己还需要继续努力。然后我就继续努力,最后分数波动性还是很大。
后来我的老师告诉我,调整心态,心态在学习中真的是太重要了,这是我到目前为止依旧认为最重要的一方面。没有一个良好的心态,想有认为稳定持续的成果都是非常困难的。我发现大部分人在学习的时候只关注分数或者结果本身,对于为什么会会是这样的结果根本不关注。他们也不会及时调整自己的方向,就是还是按照以前的方式去做,最后的结果必然不是自己想要的。
下面我给大家介绍一个我学习过程之中会用到的方法以及一些注意事项,这个方法帮我顺利度过了每一个瓶颈期:
我下面用到了例子是我在学托福时候的例子,大家可以理解为就是学英语。
首先确立一个现实,可落地的目标。
在这个事情上面我发现大部分人做的都不是很好,虽然字面上看上去似乎很简单。首先很多人的目标就不满足现实这个元素。譬如托福考试满分120分,有人一上来就定一个115(这个分数基本是全球前5%的学生了)。最后的结果就是挫败感及其的强,考了好几次发现自己都达不到这个目标,随之而来的就是想要放弃。我这里的意思并非是说我们不应该有大目标,而是一定要有可落地的小目标。譬如我们先定考到80分。这个是很多人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可以达到的。至于如何将我们的这个目标细化,我经常用到的一个方法就是---OKR。这个 方法这真的超级好用,可以让你对目标特别的清晰,你对于下一步如何走你其实是知道的,而不是摸黑往前走。这个里面O指的是objective其实就是你的目标;而KR则是key results(关键成果)。还是用英语学习这个来举例子,基本你需要以下一些能力:词汇积累,句子理解,逻辑关系分析,发音无误。那么你的目标其实就是考到80分。那到这个分数基本需要什么样的条件呢。词汇积累到4000左右(听到单词认识以及看到单词也认识才算是合格);句子层面就是可以找出句子主干以及修饰关系就可以;逻辑方面我们要知道什么词代表因果关系,什么词代表转折,通过这样的方式建立对于考点认知的灵敏度。这样我们才算是定了一个有效的目标。
具体如下图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