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秦始皇陵兵马俑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名声堪比万里长城。但是正常思考一下,兵马俑其实就是一些陶人,其工艺并不复杂,可以说任何时期甚至任何人想造出来也并非难事。怎么就是“世界奇迹”了呢?这要是世界奇迹,中国那么多悬崖峭壁的大佛算什么?不能就因为数量多一些就是世界奇迹了,是不是有点吹捧了?
为什么会吹捧兵马俑呢?咱得看看兵马俑的主人是谁?大名鼎鼎秦始皇。秦始皇在中国古代历来是无道暴君的代表。其凭借武力统一了六国,但是六国并不愿意被其统一。前有义士荆轲刺秦王名垂青史,后有楚霸王项羽烧秦宫掘秦墓一雪前耻。秦始皇统一六国当然有功,但是只是形式上统一,精神上分离,随时有土崩瓦解之势。不管是当时的贵族,百姓,还是他的下属,貌似都不待见这个始皇帝。这在秦朝的灭亡过程中都可看出。
咱再看看秦始皇的功绩配不配得上他的名声。秦始皇统一六国这自然算一大功。那其他的呢?每个人都知道秦始皇还有其他几大重要功绩,提出“书同文,行同伦,车同轨”的规定。首先,“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出自战国时期子思所做的《中庸》一文:“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讲的是东周时期的现象。当时的文字已经基本统一,人们的行为都很规范,毕竟周礼实行了几百年。周朝就有周道,交通也很发达了,《诗经》有言:“周道如砥,其直如矢”意思是周道平坦,畅通无阻。
关于统一文字,秦朝推出了小篆,是觉得周朝时期的大篆太复杂不便书写,而且当时书写不够规范,于是进行了文字改革,推行小篆。而小篆其实也相当复杂,秦朝并没有真地统一文字,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叙》:“秦书有八体:一曰大篆,二曰小篆,三曰刻符,四曰虫书,五曰摹印,六曰署书,七曰殳书,八曰隶书。”事实上秦朝的文字特别多。而文字真正统一是汉朝时期也就是汉隶,汉隶起源于周,盛行于汉。
关于车同轨,其实是车的轮子的间距要一样,看看当今的车辆车子大小不一,轮子间距也没必要一样,这算哪门子功绩?行同伦咱就不必说了,因为秦始皇施行暴政最终换来了天下的反抗和秦朝的灭亡。
关于统一度量衡,这是众所周知秦始皇的一大功绩。但是看看当今社会度量衡也不统一,重量有斤有两有千克,长度有尺有寸有米有里,面积有平方,还有亩等,度量衡不统一并不影响国计民生。
关于长城,其实长城最早建于周朝。《诗经·小雅·出车》载:“王命南仲,往城于方”“天子命我,城彼朔方”背景是周宣王(公元前827~公元前781年)即位以后,对猃狁进行讨伐,收复了周人故地大原,即今宁夏固原地区。周宣王料民于大原,迁戎于大原。所谓迁戎于大原,即将戎(即猃狁)迁徙到大原的北境,命令南仲在今宁夏固原地区建筑了一道长城,即今宁夏固原长城。《文献通考·四裔考》载“昔周命南仲,城彼朔方;赵灵、秦始,长城是筑;汉之孝武,又踵其事。此四代之君,皆君王之雄杰,所以皆同此役者......”就是说这四个君王都建筑了长城,作为重要的防御工程。春秋战国时期一些国家为了防御也都修了长城,秦始皇是在前人修建长城的基础上做了连接加长。
因此秦始皇的功绩在我看来被严重夸大了。
那么我们再来说西安“秦始皇陵”是秦始皇的陵墓吗?
1.《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 :“九月,葬始皇骊山。始皇初即位,穿治骊山...”即穿山为陵。刘向《谏成帝营陵寝疏》里记载"秦始皇帝葬于骊山之阿,下锢三泉,上崇山坟……项籍燔其宫室营宇,往者咸见发掘。其后牧儿亡羊,羊入其凿,牧者持火照求羊,失火烧其藏椁。" 也是说以山为陵。而西安所谓的“秦始皇陵”为封土为陵。这是不相符的。
2.《史记.高祖本纪》记载:“项羽烧秦皇宫,掘始皇帝冢,私收其财物”,项羽不但掘了秦始皇墓,还将里头的财宝一扫而空;班固《汉书.高帝纪上》中记载:“羽烧秦宫室,掘始皇帝冢,收似其财”;刘向《谏成帝营陵寝疏》里记载"秦始皇帝葬于骊山之阿,下锢三泉,上崇山坟……项籍燔其宫室营宇,往者咸见发掘。其后牧儿亡羊,羊入其凿,牧者持火照求羊,失火烧其藏椁。"根据这些史料记载秦始皇陵被项羽掘了,因此事实上的秦始皇陵早就不复存在。
3.如今的“秦始皇陵”发现有“乐府”字样的乐府钟。而乐是汉武帝才设立的。
《文心雕龙》:"暨武帝崇礼,始立乐府,总赵代之音,撮齐楚之气,延年以曼声协律,朱马以骚体制歌。"《汉书·礼乐志》:“至武帝定郊祀之乐……乃立乐府,采诗夜诵。"
根据乐府钟可以将秦始皇排除。
4.兵马俑身上有发现“臧宫”二字,臧宫是东汉时期开国名将也是“云台二十八将”之一。
因此没有任何证据能证明那是秦始皇的陵墓和兵马俑。反而根据史料和文物我们可以将他排除。
话说回来在没有任何有力证据的情况下为什么有人把兵马俑和陵墓硬往秦始皇头上安呢?也是同样为了吹捧之用。
那么为什么要吹捧秦始皇呢?这就关乎意识形态,因为他好大喜功自封皇帝,不喜欢仁义道德,焚书坑儒,同时还施暴政。无道暴君非常符合资精们和西方价值观。所以人家认为“秦始皇是中国最伟大的皇帝”。相反出身寒门农民起义建立大汉文明影响中国乃至世界的汉高祖刘邦就非常不符合人家的价值观。
再看下我们的历史上留有骂名的一些人物,人家都能“找”到他们的陵墓,并急着立雕像,修宫殿,修博物馆,比如商纣王、曹操、秦始皇。而再看一些历史上重要人物的陵墓,比如班固,从网络上了解的情况看,班固墓只剩小土堆,而且07年曾发现有盗洞做了回填,既没有发掘,也没有好好修缮;再比如关庄村关羽墓网络上的信息看1979年关羽墓塌陷做了发掘,发掘出大量汉代文物还包括一个头骨很可能是关羽的首级。对于如此重要的考古发掘,既没有发布发掘视频,也没有相关文物展出,关庄村的关羽墓也没有进行修缮保护,直接不了了之。
这是为什么呢?其实跟毒教材一个缘由,人家妄图把历史上的负面人物“扶正”,给他们立碑建庙,没有陵墓,那就找个假的安上,反正专家说了算。而对于一些重要的历史人物则采取忽视的态度。
中国的文化和文明源于我们悠长的历史。有些人在考古上做文章,妄图颠倒是非。对此我们要坚决反对。
当人人开始独立思考,不盲目跟随官方听信专家的时候,当人人可以做到匹夫有责,不保持沉默,勇敢发声,为了捍卫正义而努力斗争的时候,才有真正的人民当家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