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很容易有这样的思维方式,把自己的缺失放大,强加于儿女身上。尤其是独生子女家庭,儿女占用了所有资源,所以也承担着所有希望。当资源付出到一定程度,这样一场对儿女的“爱的绑架”就开始布局了:如果你不按照我的计划,我就会伤心,就会内心压抑,偷偷饮泣,“我这一辈子把你养大,现在过得这么累,都是因为你!”
很多父母一再告诫自己的孩子:“你的幸福就是我的全部!只要你幸福,爸爸妈妈做什么都可以!”你觉得这是动力还是压力?
在这种压力下成长很难找到幸福感,那应该怎么办呢?我们要多尝试和父母心平气和的去沟通,把自己的想法告诉父母,父母很多时候建议还是有用的,即使没用试错成本也没那么高,自己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事时,父母其实一直在观望状态,如果你能一直坚持下去,他们某一天会理解,支持你的,因为他们看到了你为达成自己梦想所作的努力与坚持。
人对幸福感的执念:我要比你更好。
书中举了个例子印象很深刻:一个人拿到了2万块奖金,想着父母不容易,给父母寄一万,想给女朋友一个惊喜,女朋友上次看了又看没舍得买的项链,这次一定要给她买,这时他心里有心满意足的幸福感,但当他接到一个同学的电话,得知同学有4万的奖金,刚才的幸福感立马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他以前还不如我,居然能比我的还多,于是立马不开心,烦恼。
我们过分关注外界的感受,所以社会系统开始越界,掌管我们的幸福。“一些人住着大房子,开着新款汽车,但如果在熟人圈中房子不是最大、汽车不是最新,他就感觉不到这些物质本应带来的那份快乐。”
我们的幸福感,很大部分就是在这种“比你更好”的比较中流失的。总有人会比你更成功,你也总能得到更多!被社会系统接管自我系统的人,像在食物堆里饿死的无胃人一样,永远吃不饱。成功从来都是少数人的游戏。社会先给我们定义“成功”(一个到达才允许幸福的资格),然后狞笑着让我们参与一场永远只有少数人笑、多数人哭的游戏。
以上摘自古典老师的《拆掉思维的墙》,觉得特别的有道理,转给忙碌而有需要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