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过年是每个人心中最温情的时刻。
辛苦一年啦,把粮收进了仓,把心放了假,把书包扔在了炕上,等待着心中最重要的人,一起分享重逢的喜悦,等待着吃不完的大鱼大肉,还有真金白银的压岁钱。
可是,现在过年倒成了一种负担,一种心理上和物质上的双重压力。
对于中青年来说,大伙扎堆,三句话离不开攀比:谁家的车子更豪华,谁家的房子修得高,谁家的老婆更漂亮。
嘴巴上虽然不说什么,但心里却是一万个不服气:凭啥你小子就开奥迪,凭啥我就活该开飞度,心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在这种氛围下,过年的磁味就可想而知了。
曾经大包小包的挤火车到现时人人都开汽车回家,虽然表面上风光了,但经历过的都知道,回家的路从来不是那么轻松洒脱。
在回家前,多少次捂着钱包算了又算,过这个年要花多少钱;什么样的亲戚送多少礼品;谁家的孩子给多少红包;算来算去总是觉得有些捉襟见肘。
一想到过完年后,又要给孩子交学费了,还有想到要经历半个月青黄不接的日了,回家过年的念想就冷淡了不少。
可是,一想到家里还有翘首以盼的双亲,还有日思夜想的孩子,还有什么困难能拦得住一家人团聚的心呢。
就算自己再过得再如何难堪,回家也是一种极大的诱惑。
也许不回家过年,能省下一笔不菲的花销,但是一想到劳碌了一整年了,连过个年就要在异乡孤独为伴,这种缺失与遗憾会不会伴随着来年一整年的折磨呢?
这或许是大部分异乡打工人的一种无奈与心酸吧。
走吧,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