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心理学》杂志里有一篇文章,是案例督导的连载。在去年十月我开始读,从第一次看到咨询师描述来访者,“讲话时总是眼神往上,内容丰富精彩但是有些跳跃,实质有些空......”我就知道,我和来访者大概是同一类人。后来,来访者用了 空中的大鱼、猫、带粉的蝴蝶、美人鱼 等意象,我几乎不用思考地就可以想到它们所代表的内涵,因为也有我平日喜欢的意象。
那时咨询进程似乎还是停留在分析来访者的位置,我想着想着,想到很多自己和来访者重叠的地方,设想了一下咨询,不禁纳闷,已经是第几次咨询了,为什么不绕回最开始的关注点,“为什么会走进咨询室”。甚至是我,也是很难走进咨询室的——这成了一个很大的疑问。于是我真的给严文华老师发了邮箱,自然官网上公布的邮箱似乎无人查收,之后我也不了了之,没有更多的执着 和探索。直到上个月第十三次停止了,然而案例还没有真正地结束...
我也一直想好好梳理一下,关于自恋人格者 的表现和背后,结合我那些印象深刻、具有代表意义的小事,和我的发展成长历程,谈谈我对自己的剖析整治——
自恋人格?是人格障碍吗?
首先,自恋,不一定是病,“好 坏”是我们人为的评价。只是它确实可以典型的代表某一类型人格,却也不是单一维度的。Raskin(1979年)设计的自恋人格自测量表中,自恋划分为 权力欲、自负、优越感、表现欲、剥削性、虚荣心、权利感。
所以,我们说一个人自恋,无须带褒贬,也不是偏面的指代他是自以为是、或者目中无人。比如,不见得每个自恋的人都以虚名荣华来炫耀自己。比如,整篇文章我所谈论的自恋,或许也不是平日里所用的那个词,你也可以理解为,很自信,很喜欢自己...
案例中的来访者,因为华丽的外表、自信的魅力、空的内在、典型的讲述方式、代表意象等,显而易见的被称为自恋人格者。我也是个自恋的人,和来访者有着很多相通和重叠。又或许,本来我们每个人都是有着自恋的基因的,只是程度不同。
案例的第一句话都是,“这是一个自恋人格障碍者的咨询督导”,我却不那么赞同。当个人的特征性和持久的行为模式有明显的适应不良和功能障碍,才算是达到人格障碍的程度。我没有读过一开始的咨询督导,不知道错过了来访者的哪些“问题”表现。只是在我读到的描述中,不判定她为人格障碍,或者说,我不把那些问题当做病症一样的大问题。
我知道,自恋的我,平日里都过得很好,和他人也相处的很好,也促使我比较了解自己,甚至大多时候也是源于自恋的内在动力驱动,使我表现得更好。一个特质是可以并发、连结其他特质的,来访者也有着其他很多、“优秀”的品质——独立、丰富、偏理性...
我也知道,没有真正的完美,我们都总是有很隐藏、很细节的问题在的。于我,讲故事别人不容易听说话时常没有重点,曾经感觉提着一口气出现在大家面前,一边肯定自己可爱优秀一边认为自己没用......于来访者,会无形的贬低他人,分离出那些负面情绪承载给他人,缺乏共情......于我和来访者,很难建立亲密关系,很难真正信任他人,拒绝依赖他人,内在是空的......
So?到底是怎样的一种人格,何以形成,何以平衡和完善呢?——
华丽的外表和空的内在
事实上,一直以来,我爸妈几乎不曾夸赞过我。很相反的便是,我很会欣赏自己,也真的是对着镜子情不自禁的说“我真可爱”的那种。我也很喜欢闪电暴风雨那样的恶劣天气,仔细想想,大概是初中一个人住的时候,日子也很单调无聊,看一场闪电便很有趣。推而广之,很多情境下,那些正向美好的情绪,其实都是我自主的认知思维创造的,并不是环境本身给予的......
这其实是一种自我补偿的机制。是每个人都有的,是很普遍的。正如我们平时买了一个东西,倾向于肯定它的价值,这种合理化信念,或许也可以说成是为了自我补偿,自然也是属于自我安慰。自我安慰之下,我时常不自知地淡化了很多东西和情绪,比如不难过没有父母的夸赞。当把这机制充分利用,随之发展起来了理智、主动、丰富的想象力、有趣、豁达、自我肯定、到莫名自信......
听上去你可能不信,但我要说的就是,正是基于最基础的自我补偿,我表现出了一种“华丽的外表”。正是因为实际的情况不那么充分满足,所以自身很主动、很具创造性;正是自己不够好,所以一直前进追求着进步。我的这种“华丽的外表”,或许不过是直接表露出了尽可能多、尽可能好的自己。所以我或许是那种第一次遇到、就很容易被看见亮点的人,而不是那种一开始很平常逐渐被发现更多魅力的人。所以“华丽的外表”很可能只是假象,只是来访者所提到的美人鱼,最终会化为泡沫?
而内在,空的是什么呢?
大二的时候,我便开始对别人的夸赞无动于衷,开始觉得自己其实是空的,意识到自己在大家面前是鼓足气出现的。这方面讲,是因为我是一个偏向精神世界的人,但现实物质世界似乎没有什么正真的作为和成就。有品无质,有价值观无价值创造。所以之后我也一直在培养自己的实践行动力。
上上个周末,我走在一座桥上,杂乱的想着一些事情。突然想到,既然一个人真正最重要、最完整的追求,不过是装满有爱,无论亲人爱人朋友的爱。那如果一个人是空的,是不是正是缺少爱呢。
追问下去,其实是有点难以承认的,但似乎又无从否认。我和来访者的童年,可以说,是缺爱的。没有感受到被别人爱,所以学会了自己爱自己,所以表现的自恋。我还不能确切的说来访者是不是也是表现型的“华丽外表”,但我却觉得,她也是一样空的缺爱......
疏离感和控制感
这是自恋人格的另外典型特征。有些沉浸于自己的世界,所以显得疏离甚至隔离;很相信自己,却很少真正信赖别人、需要别人,很难建立亲密关系;来访者还用到空中的大飞鱼,表达想要掌控世界的念头......
控制感其实也只是很基础的一种自我保护,为了寻求安全感。不那么在乎谁,就不会因为他有难受的情绪;不依赖需求他人,就不会担心被抛弃被拒绝的一天;很相信自己,喜欢由自己掌握最好,就不会失望、不会有什么太意外——这样,就是安全的。
当沉浸于自我,自然另一头就偏离了关系。具体来说。
我在大二也感受到过很强烈的一种隔离、疏离的感觉,那说起来很奇怪,因为我看上去始终很合群、很好相处,而且我又一直是个很乐于表达的人,很多想法、小事都会和身边的人说...只是以前从来不说真正在乎、真正需要的事情,比如以前梦想和爱恋对我来说,都是隐私,是我绝口不提的。好像是,我有开着窗放自己出去,却极少是开了门请谁进来。
我觉得我不需要别人来帮我、干预、决定什么,也觉得除了自己最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其他谁也比不过,而那些要自己做的、别人也无法替代......有时不信赖谁,不是怕被伤害,而是觉得他人无法帮到自己。又其实,这个阶段的我们,在面临人生抉择和很需要自己成长的时候,就是很容易陷入一个人的。偏偏我们又在体验孤独的时候,也隐隐追求着亲密。
咨询师还提到,感觉来访者并不需要她。看到的时候,我便觉得,这再合理不过了。我的过去有两件小事印象很深刻。一是高三我很想很想同桌答应我玩一个游戏,但是我只以最自然最平淡的方式、假装毫不重要的问他,要不要玩;二是当我校级辩论赛最终洛败回寝室,室友知道结果后问我“还好吧”,我笑着说“挺好啊,我今晚还没饿呢”。不管我是不是真的不为了结果难过,但我竟然如此“本能”的“弹回”了别人的关心......以前的我,似乎是,不拒绝靠近帮助其他人,但实际我不会太多接受别人的关怀、实际我拒绝了别人。
而除了自己给自己安全感,来访者还表现出对于不安的恐惧,她说起还做噩梦,梦到自己一个人死去……至于控制感,我不寻求权力,但是会去竞选班委干部,只是因为不愿完全做被通知者,只是想有自己参与决策。还真是一个不会把自己完全交给别人、交给命运的人。说到底,我们原来是一张自飘落的纸,而不是有着一支笔(笔代表安全亲密或依恋)支持的站立的纸。
前因后果
案例中提到,通常是自恋者父母的过分关注,形成了强大的虚假自体。然而,我和来访者似乎是属于被过多忽略的那种情况。读到“来访者似乎总是在寻求父亲的认同和承认......”时,我惊讶的意识到我们的家庭结构和童年经历果然也是有共通性的。继而回过头看,家里都是父强母弱的情况,我们都是姐姐,自然在弟弟妹妹出生后,不那么被关注,从相处模式来看,也可以说都是“回避型依恋”......
更为特殊的一点,来访者回忆到小时候父亲打她的时候,出现一种不同意味的笑。督导和咨询师讨论起《正在被打的孩子》里的理论,孩子会把父亲打她视作一种特殊的很深的沟通,以为“父亲正在用他的方式爱我”......我也会提起小时候老爸打我的故事,常以此说明自己的倔强。(因为小时候我想哭就是哭两三个小时,哄我打我,我都不会被停止)我不知道最深的意识里,我是不是把那当做一种爱的记忆,但说回最开始提到的,我们其实是缺爱的。(原来啊,有些人的赞美真的也是爱的另一种形式)
于是在这样一种家庭下,出来了这样的我们。
我们需要什么?
记得好像在焦点解决技术和萨提亚流派中,都提到了从当事人的需求出发。加上学过马斯洛的需求层次和自己感受到很多都是应需而生。所以我也一直很重视需求。我又仔细想了想,出于来访者的现状,有什么需求呢,需要怎么做才能发展完善呢。又仔细想了自己从以前到现在,经历的某些改变——
1.戳破表象,接受真实
文章里有一句话,“她把那些怯懦、自卑的影子抛在脑后...”。是啊,让自己相信自己很勇敢、很厉害,但是真的就不怯懦自卑了吗?其实我们知道自己是怎样的,也知道不必很累很辛苦的去维持,不如就那么糟糕的活着,成为一个完整的人。
我之前在邮件里也写,咨询师或许可以考虑直接打破她的表象,让她坦言承认自己有那些不足。因为她或许只是需要一个人拆穿她现在自信自恋的表象,给她一个承认缺陷和需要的允许,而不是一直负累着外人的赞赏。就像让委屈的孩子得到理解被允许哭泣。
而原来有些道理早就有迹象,难怪我一直喜欢损我的人,更是越发热衷于自黑和自己揭短。又如美人鱼的童话,其实我们都知道,甚至我们早就知道,知道一切都是泡沫都将消失,都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
至于真实要如何承认和接受?我有次上课的时候突然想连贯很多事情,在一步步接近到最深处真相的时候,曾有那么一瞬的难以接受,终于那时觉得要溃堤了,要释放过去积累的那些苦水......
然后在沉浸了稍许的悲痛、平静了翻涌的心绪之后,我转个身,看到身边的人,和她们说起几句自己的感受,问起她们是不是也会觉得,“缺爱”……于是在现实的真实中,我知道一切都过去了,明白一切在宇宙和时间中又都是那么平凡、平静~
所以对于每一个走向真实的人,给自己时间和出口,终会坦荡地站在当下。
2.建立关系,接受被爱
对啊,其实我并不习惯亲密和被爱。老师上课的时候问到爱的五种语言,我想来想去,好像对方给什么方式的爱都可以,只要他在、只要他开心。可是从反面看来,什么都可以的随意,又好像是一种什么都一般、都一样的高要求,是一种难以满足。
我也确实觉得过,我可以做随便谁的朋友,却不见得谁都可以给到我安慰作用……
但良好的关系都是相互、对等的,所以我们这样,是不真正拥有爱的能力的。所以来访者会梦到自己一个人死去也不被发现。而我,会把自己定义为会爱别人、但不会被爱的人。
而在我过去这一阶段的对于关系的尝试中,我其实也有过一次次退回,或许因为手生不熟悉,或许有些不习惯,或许觉得累了难了……
在爱与被爱中成熟。这总归是一堂实践课,对于来访者、还是我、还是我们每个人都是必修的,是自己的一段漫长旅程。而其中可供参考的理论依据,大概是 : 清楚自己属性状况,有意识的注意那些自己的小毛病,学着一点点改变,然后找到自己和真爱。
比如,傲娇独立的自恋者啊~突破自己原来的“矜持”吧,大方直接的向对方提出自己的需求,就是从说一句“我冷,抱抱我好么”开始 ; 试着接受那些“新的”,不要再那么决绝的回避别人的温暖,尽管你会觉得自己可能并不缺……
对其他人格类型的人们也是的,很多小行为习惯,可能正是阻挡你好好爱和被爱的障碍。比如,你为什么不知道对方在哪儿就焦躁,你可不可以安静平和的独处而不是总流连人群,你是不是只喜欢别人和你态度一致……很多很多,是命运交给我们的命题。
谈咨访关系
很久之前,我读到过一句“在咨询中,最重要的是咨询师和来访者的关系”,当时文中没有过多的解释,于是我带着这个问句一直找答案。后来在自己和别人的交流中,我发现当我把自己置于类似咨询师的位置去倾听回应时,我们的关系很像对方和自己的关系,甚至我像是扮演另一个他。而“咨询”过程只是把这个关系反映出来,再观察感受和处理……
后来在反观自己和他人的相处中,由于我们所看待的他人都有自己投射的某部分自己,我发现自己对待他人的方式,也有着自己对待自己的影子(在和某些人的相处中相对明显,又比如对不同的人是同样的模式)……后来我又读到,“你和他人的一切关系,都是自己和自己的关系”。
于是我把那句话理解为,咨询中,要通过很好的反映、重现,来访者和自己、和他人的关系,进而发现问题,再谈改变…
上个月读到三级咨询师教材里写,咨询建立在良好、开放、接纳、信任的咨询关系上。也是噢,先是要有信任开纳的基础,不过还不知道是否有更深的在二级的教材里。
至于在这个咨询中的投射和反移情,咨询师说感受到来访者是理想化自己和贬低他人的,也在试图弱化了咨询师的作用,这些便是来访者的反映和阻抗。
在后期,咨询师还感受到来访者担心咨询师爱上自己,然后选择先抛弃对方。看啊,来访者的不会被爱,便是如此。这些都是可以认识和入手的点……
·以上
便是我从几篇连载和从自己出发所想到的。
——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想起乐嘉老师的《本色》,他说,写的是我·看的是你
那么,你 看到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