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这一系列文章取自我在2013年出版的《一个人的出版史》一书,完整说明请参阅2012年序;您可以免费下载本书简体完整版ePub或PDF,其他阅读和下载渠道则请参考介绍网页。简书版完整列表在此。
寫於2004年8月26日######
2004年8月13日的Wired.com刊出了<a href='http://www.wired.com/gadgets/mac/news/2004/08/64563'>一則新聞</a>,大意是說當時在網路上持續發行第二久的電子雜誌「<a href='http://www.tidbits.com'>Tidbits</a>」(最久的是<a href='http://www.emigrant.ie/'>Irish Emigrant</a>)發行人Adam Engst,在歷經十多年的實驗,嘗試過廣告、收訂戶、找贊助者、接受捐款等等經營模式之後,終於透過發售電子書的方式開始賺錢。
由於電腦書往往在上架後不久就已經過時,所以Tidbits以非常快的速度推出電子書,並以美金10到15元的低價發售,並且付給書籍作者高達50%的版稅。Tidbits電子書的早期定價為5至10美元之間,後來經過調漲;一般美國電腦書的價格多半在10到50美元之間,而一般書籍作者的版稅通常在5到10%之間。
TidBits出的一系列電子書似乎賣得不錯,多半與Mac使用相關,書目可以在相關網頁上找到、也可以<a href='http://www.takecontrolbooks.com/samples/TCoMacOSXBackupsSample-3.0.pdf'>下載試閱版</a>;如果需要實體印刷版本,網站上亦有<a href='http://www.takecontrolbooks.com/print-on-demand/'>隨需印刷服務</a>可供選用。
我自己是Tidbits的長期讀者,也創辦過電子雜誌,深知走這條路的難處;看到這篇報導之後,真的很為Engst感到高興,然而也對經營中文雜誌的難處感到遺憾。
其實,Engst出版電子書用的一些方式,我在當初做電子雜誌時就已經試過:以不做拷貝保護的PDF格式出版、規劃付給廣告業務人員高達50%的獎金、以內容的時效性爭取市場等等。
根據Wired的報導,Engst在2004年已經賣出了20,000本電子書,其中最暢銷的「Upgrading to Panther」已經賣出了6,300本,在電腦書市場算是不錯的成績,看來往後這套經營方式的接受度也會逐漸提升。2008年6月,Engst則表示該公司已經賣出了超過150,000本書。
以粗略的方式計算,Tidbits叢書每本平均售價10美元,至今營收已達150萬美元以上;如果以50%版稅(75萬美元)除以目前共40種書籍,每本書的作者可以拿到約2萬美元。跟大型出版商的暢銷書相較,這只能算是小數字;但以Tidbits這種只有幾個人的小公司、出的是屬於相對極為小眾的Mac技術手冊類產品而言,至少證明這不是個純粹燒錢的商業模式。
Wired的報導中也特別提到,雖然Engst允許購書者在幾位朋友之間私下分享,但不鼓勵大家把書放上P2P共享網站;實際上市場對於他的呼籲也給了非常正面的回應:據說「這些書至今還沒有一本出現在共享網路上」,也就是說,讀者們主動保障了出版者的權益。
在「不出電子書」、「出電子書但嚴格執行數位版權保護」、「出電子書但只做基本的(或是完全不做)版權保護」一向有不少爭議,也各有各的支持者;用哪一種方式才能保障出版者的權益,至今還是沒有定論,但可以肯定的是,這個考量已經成為許多傳統出版者裹足不前的最大理由之一。
針對這一點,Engst在2008年的「<a href='http://db.tidbits.com/article/9641'>No, David Pogue, Ebook Piracy is Not a Given</a>」這篇文章中辯駁另一位知名作家、也是紐約時報專欄作者<a href='http://pogue.blogs.nytimes.com/'>David Pogue</a>認為「電子書可能導致大規模非法分享」的說法:
供給和需求是密不可分的一體兩面;如果沒有適當的供給來滿足Pogue所認為的需求(按:意指因閱讀需要所產生的盜拷行為),那麼顯而易見的,人們就會毫無愧疚的下載或分享非法拷貝。我並不是在為這種行為辯駁,但如果容易複製的數位內容越難買到,人們就更可能以便於他人分享的方式散佈這些產品。
如果中文市場也有這樣的條件、再加上成熟的小額付費機制,其實技術上並不是很困難。
然而,獲得合理利潤支持出版的條件還是很缺乏的;雖然有高達50%的業務獎金,但不僅業務人員對於數位出版並沒有信心、連作為雜誌報導主體的資訊產業對數位出版品也沒有信心,以致雖有理論上的重賞,卻找不到勇夫。
其次要面對的是檔案複製的問題。這是一把兩面刃,當初藉由開放自由複製散佈,我辦的電子雜誌讀者在幾個月內迅速增加到好幾萬、而且散佈範圍幾乎涵蓋全球(我們原本以為這是爭取廣告時的一項優勢,但事實上卻變成負面因素),但這也成為我們無法向讀者收費的原因之一。
另一個難以收費的原因,是缺乏適合中文用戶、也適合小型媒體使用的小額收費系統;在上述這幾個因素的結合之下,使得我們幾乎不可能靠出版電子雜誌賺錢。
2009年註:事隔多年,把「發行範圍太廣,反而成為爭取廣告劣勢」這件事情的始末解釋一下應該已經無妨了。
當初我們將爭取廣告的對象,鎖定一家跨國週邊設備廠商,而且這家廠商的總經理跟我算是有交情;看在國內已經沒有類似刊物的情況下,原本以為拿到廣告預算應該沒有問題,但問題卻出在沒想到的地方。
總經理:「你們發行量多少?」
我:「三到四萬之間。」
總經理:「發行範圍呢?」
我:「全世界,而且繁體和簡體中文版同時出刊。」(非常自豪)。
總經理:「那很不錯,不過我們可能就不上廣告囉。」
我「為什麼?」(非常錯愕)
總經理:「因為我們公司像是台灣、大陸、香港等各區域之間彼此業績競爭相當激烈;如果你們的發行範圍那麼廣,用台灣的預算上廣告,促銷出來的業績卻可能出現在別的區域,那我不是自己搬石頭砸自己的腳嗎?」
我:「……」
也就因為這樣,我們雖然自豪,但卻意外損失了一家潛在的大廣告客戶。
我講這個「故事」的用意,在於說明電子刊物在發行方面雖然有印刷版本無法企及的優勢,但在套用傳統營收模式的時候,卻可能因而出現意外的挫折。
多年過去,也許廣告客戶和營收模式都已經有所改變,但瞭解電子刊物的特性、以及獲利方式所必需的調整,都應該是在規劃時預先著眼的課題。
雖然我們這次的實驗(以及投資)是失敗的,但是從這篇對於Adam Engst的報導之中,我看到了這套方法基本上還是可行的,只是放錯了市場、搞錯了對象、走錯了途徑而已;雖然心裡還是覺得有一點小小的遺憾,但其實還是高興的成分居多。
如果有一天中文市場也有這樣的環境,也許我還會對出版這類的東西有點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