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里的人生》151 伯乐相马与毛遂自荐
“伯乐相马”是春秋时代的故事。据传说,天上管理马的神仙叫伯乐,所以,在人间,人们把精于鉴别马匹优劣的人称作伯乐。
在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被称作伯乐的人叫孙阳,他是春秋时代郜(gào)国(今山东省菏泽市成武县)人。在秦国富国强兵过程中,作为相马师,他曾为秦国立下汗马功劳,深得秦穆公信赖,被封为“伯乐将军”,人们因此叫他伯乐,孙阳的名字竟被忽略忘记。伯乐将毕生相马经验总结写成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相马学著作——《伯乐相马经》。该书唐代以后失传。
由于伯乐是相马高手,所以,人们都请他相马。有一次,楚王请到伯乐,想委托他买一匹日行千里的骏马。伯乐向楚王说明,千里马很少有,找起来很不容易,需要到各地巡访,请楚王不必着急,他一定尽力把此事情办好。
伯乐跑了好几个诸侯国,连素以盛产名马的燕赵一带,都仔细寻访,但始终没有发现中意的良马。一天,伯乐从齐国回来,在路上,看到一匹马拉着盐车,很吃力地在陡坡上行进。马累得呼呼喘气,每迈一步都十分艰难。伯乐向来对马亲近,不由走到近前察看。那马见伯乐走来,突然瞪大眼睛,昂头嘶鸣,声音浑厚宏阔。伯乐立即从马嘶中判断出,这是一匹难得的骏马。
伯乐对驾车的人说:“这匹马在疆场上驰骋,任何马都比不过它,但用来拉车,它却不如普通的马。你还是把它卖给我吧。”
驾车人不认识伯乐,觉得这个人有些犯傻。他想,我这匹马太普通了,它吃得太多,却骨瘦如柴,拉车一点力气也没有。于是,他毫不犹豫地同意了。伯乐牵着马回到楚国,来到王宫,拍拍马的脖颈说:“我给你找到了好主人。”那马好像明白伯乐的意思,猛刨前蹄,把地面震得咯咯作响,并引颈长嘶,声音洪亮,如大钟石磐,直上云霄。楚王听到马嘶,走出宫外。伯乐指着马说:“大王,我把千里马给您带来了,请仔细察看。”
楚王一看,这马瘦得不成样子,每根肋骨都看得清清楚楚,便很不高兴地说:“我相信你会看马,才请你买马,可你买的是什么马呀?这马连走路都很困难,能上战场吗?”
伯乐说:“大王,这确实是一匹千里马,它拉了好长时间的车,又喂养不精心,所以看起来很瘦。只要精心喂养,不出半个月,一定会恢复体力。”
楚王听了,将信将疑,便命马夫尽心尽力把马喂好。果然,半月之后,马变得精壮神骏。楚王跨马扬鞭,但觉两耳生风,喘息的功夫,已跑出百里之外。后来千里马为楚王驰骋沙场,立下不少功劳,楚王对伯乐也更加敬重。
“毛遂自荐”是战国时代的故事。战国末年,强大的秦国不断通过战争兼并东方各国。公元前262年至前260年,秦国与赵国在长平展开激战,秦军大将白起大胜纸上谈兵的赵括,赵军大败,秦军坑杀赵军降卒四十万。长平之战后,白起率兵乘胜追击,包围了赵国都城邯郸。
大敌当前,赵国形势万分危急,赵王立刻派宰相平原君赵胜去楚国求兵解围。平原君家有门客三千多人,他决定从中挑选20名文武全才的门客陪同。几经挑选,最后还缺一个人。
这时,一个叫毛遂的人走上前来,向平原君自荐说:“听说先生将要到楚国去签订‘合纵’盟约,想请门客二十人陪同,而且不到外面去找,现还少一人,希望先生就以毛遂凑足人数,速往楚国。”
平原君说:“先生来到赵胜门下几年了?”
毛遂说:“三年了。”
平原君说:“贤能的人处在世界上,就好比锥子装在口袋里,它的尖锋立即就会从口袋里钻出来,现在,先生来到赵胜门下已三年,没有人称道你,赵胜也没听说你做出什么成绩,这是因为先生没有什么才能的缘故,所以先生不能一道前往,请留下吧!”
毛遂说:“我不过今天才请求装进口袋里罢了。如果我早就处在口袋里,就会像锥子那样,不仅是锋芒会露出来,而且整个锥子都会露出来。”
平原君见毛遂对答机敏,可能有些才能,就同意让毛遂一道前往。到了楚国,楚王只接见平原君一个人,两人坐在殿上,从早晨谈到中午,仍然没有结果。毛遂见状,大步跨上台阶,闯进殿里,远远高声叫道:“出兵的事,非利即害,非害即利,简单而又明白,为何议而不决?”
楚王非常恼火,问平原君:“此人是谁?”
平原君答道:“此人名叫毛遂,乃是我的门客!”
楚王喝道:“赶紧退下!我和你主人说话,你来干吗?”
毛遂见楚王发怒,不但没有退下,反而上前几步,逼近楚王,手按宝剑说:“大王敢斥责我毛遂,是因为楚国人多。现在,十步之内,大王无法依赖楚国人多势众了,大王的性命,就悬在我毛遂的手里。我的君侯在眼前,你斥责我是为什么?况且,毛遂我听说,汤以七十里的地方统一天下,文王以百里的土地使诸侯称臣,难道是由于他们士卒众多吗?其实是由于他们能够凭借他们的条件而奋发他们的威势。今天,楚国土地方圆五千里,持戟的士卒上百万,这是霸王的资业呀!以楚国的强大,天下不能抵挡。白起,不过是一个小子罢了,率领几万部众,发兵来和楚国交战,一战而拿下鄢、郢,二战而烧掉夷陵,三战而侮辱大王的祖先。这是百代的仇恨,连赵国都感到羞辱的事,而大王却不知道羞耻。‘合纵’这件事也是为了楚国,并不只是为了赵国呀。”
楚王不语,静静听毛遂详尽分析出兵援赵有利楚国的道理,说得楚王心悦诚服。最终,楚王同意“合纵”,并与平原君歃血为盟。几天后,楚、魏等国联合出兵援赵,秦军撤退。
平原君回赵后,待毛遂为上宾。他很感叹地说:“毛先生一到楚国,楚王就不敢再小看赵国了。”
没过几天,毛遂的名字在都城邯郸家喻户晓。
鲁钝生感言:我们说这两个国人皆知的传统故事,是想借此表达这样一个想法: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又人才济济的当今时代,你要想一展自己的才华并有所作为,就不要等着伯乐前来“相”你,而应该象毛遂那样积极推销自己。
这是因为,等着伯乐来“相”,是一种被动态,持这种态度,无疑是自己放弃,等着被淘汰。理由如次:
当今社会,各级各类岗位,不管是技术方面的还是管理方面的,也不管是企事业单位的还是政府部门的,都是狼多肉少,供给远远大于需求,一个岗位,有多人甚至上百人竞争,现在的伯乐,诸如用人单位、职称、职务晋升管理部门等,用不着向当年伯乐那样遍访各国去寻找,他们只需坐在办公室里,调阅竞选者的个人资料并通过笔试、面试等考核形式,便可遴选出自己所需要的人才。你在那里等着,即使是周穆王八骏一类的好马,也不会有人问津,只能老死槽枥之间。
而毛遂自荐则是一种主动态,是主动推销自己和展示自己的进攻态势。这一态势有如下优势:
优势一:它先声夺人,首先抢占了展示自己的制高点。平原君家里养了三千多食客,也只有毛遂站出来自荐。他的自荐,不仅让平原君认识了他,也让其他三千食客认识了他。请不要小看这种认识,它是一个人在别人心目中有了位子的标志。在平原君家里混了三年饭吃,平原君也许连他的名字都不知道,来了几年了也不清楚,更没听说他有过什么作为,陪同出使的事自然不会想到他。而这一自荐行为,让毛遂立刻超越了三千食客,就如三千人都站在一块平地上,而毛遂突然跑出来,站到一个高岗上,远远高于众人,从而引起了平原君的关注和重视,为平原君同意他陪同出使打下了坚实基础。
优势二:它率先抓住了机会,为自己展示才华提供了可能。陪平原君出使,对每一个食客来说都是机会,机不可失,失不再来,谁先抓到它,谁就有了胜出的可能。毛遂很清楚这一点,所以才跑出来自荐。
优势三:它展示了自荐者的自信。敢于站出来说“我行”“我一定行”,本身就是一种自信。自信是一个人坚信自己能做好某事的积极态度,有了这种态度,人才会产生力量和勇气,才敢站出来叫板。当平原君以“口袋里的锥子”为喻来证明毛遂没有什么才能时,毛遂坚定地认为自己就是锥子,只是没有被装进口袋里,如果一旦被装进口袋,不仅是锥子尖儿,连整个锥子都会冒出来。也正是这种自信,打动了平原君。当然,自信必须以具有才能为前提,否则就是自吹自擂。
毛遂自荐是一种现代意识,是现代人生存发展的必备品质。所以,你如果是千里马,就主动自荐去广袤的原野上拼命奔跑,不拼命奔跑,谁知道你跑得快慢?如果你有音乐天赋,想当歌唱家,就主动去央视“星光大道”栏目上喊几嗓子,不喊几嗓子,谁知道你是否字正腔圆和有声乐功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