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参与了一场无领导小组讨论和模拟面试。
无领导小组讨论指由一组应试者组成一个临时工作小组,讨论给定的问题,并做出决策。由于这个小组是临时拼凑的,并不指定谁是负责人,目的就在于考察应试者的表现,尤其是看谁会从中脱颖而出,但并不是一定要成为领导者,因为那需要真正的能力与信心,还需有十足的把握。
我对自己的表现不是很满意,虽然这个讨论不是很正式,只是课堂的一个小活动,可能没有像真正的面试一样投入那么多,但从小小的讨论里,我已经看出了很多问题。
这只是一个比较随意的讨论,结果可能不是那么重要,但如果是在极其正式的情况下呢,我也没法保证自己可以发挥的多好,显然,如果我想要的一个职位或者其他,通过此种方式选拔,我极大几率会失之交臂。要改变一下了。
首先,要让别人看到你。在大多数讨论里,我都是扮演一个倾听者,很少主动第一个发表自己的想法。有的时候是真的没想法,有的时候是有想法,但却怯于表达出来。很显然,没有自己的意见,只会跟随别人的想法,这样的人是很难被看见的。因而首当其冲要学会表现自己,最起码在讨论中要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其次是在各种小组汇报中,积极当汇报人,锻炼自己的语言组织能力,和公众讲话能力。
其次,锻炼逻辑思维的能力。我有一个毛病就是喜欢把一大堆话或者是推理的过程直接浓缩成一句话总结。虽然,我常常觉得这是一个优点,但在讨论中显然不能这样,仅仅是一两句简短的总结,会削弱我的观点的说服力,也很容易显得我无话可讲。最重要应该是把整个思路梳理清晰,只有在逻辑上无懈可击,才能真正无懈可击。
第三,提高说话的能力。这看起来似乎很简单,谁不会说话?确实,我不会说话,平时交流还好,一旦要我描述一件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就容易出岔子,常常词穷,不然就是说话的逻辑顺序不对。到了别人问问题的时候,尤其是类似面试这种场合,一旦时间比较紧急,又紧张,就容易词穷,话穷,不知道说什么,或是说的话用词不当,表达不清晰。不可否认,这有我平时不爱讲话一定的原因,讲的少,练的少,表达能力就弱,吃亏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