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孩子第一次走路,都不是因为父母的逼迫和教育,而是因为他第一次有了一个特别想去的地方或特别想拿到的东西。但遗憾的是,在学会走路之后,在拥有了年少时憧憬的自由后,人就会渐渐丧失寻找自己想去远方的动力。”
这是今天一下午的收获,一下午看完一周看完的书——吕不同的《重塑》,不知道是该开心还是该失落……全书唯一一段画下来的内容,可能是跟内心深处的某种潜意识产生认同了的关系吧。
但是今天的这次书评并不想和以往一样介绍书中的重点,而是想写一写今天下午的所见、所闻、所感……也算是对书中内容的模仿以及致敬吧。
今天下午,天气有点阴沉,有风,丝丝缕缕的,吹的人有些许的烦躁和不淡定。一路拖沓着走到公交站点,远远望去,看见还有几个男男女女也在公交站等车,便躲在一边静待车来。可能是天生不愿意与人交流吧,也可能是小时候被人拒绝后的创伤后遗症。心里不禁感慨,自己好怂!
不多时,车来了,呜呜嚷嚷的都是人,一旁的男男女女一边嚷嚷着人多,一边率先挤上车。由于不愿意多等,也只能上了车。车上的人真多,只能站在入口处,抓住附近的钢管,随着车的节奏,摇摆,摇摆,想起一句歌词“海草,海草,随风飘摇……”
车上的人来来去去,一路上总担心自己被偷,不断的摸索着公交卡和电话,也不知道自己为啥这样,担心成这个样子。就这样在心惊胆颤的忐忑心情中,公交车走过了一站又一站,我在第三站下了车。
原计划我是要到一家“猫一下午”的咖啡厅去撸猫的,打开导航,找到了地点,一路寻寻觅觅,看着导航我就找“红星美凯龙”,结果来到了“红星美凯龙国际中心”从一楼到六楼一层复一层,结果没找到。就在迷茫之际,发现写的是“红星美凯龙六号楼”在就附近寻找,看到一个入口,疑似正确地点,但是却是个小区,看着门口岗亭里的保安,心里一阵犯怵,但是看着来来往往的人,发现是随便进出,保安则低头睡觉,我便留了过去,发现果然有六号楼。坐电梯上到十五楼,来到“猫一下午”的门口,发现门不是正常咖啡厅那种半敞开式的,而是正常那种家庭的防盗门,听着门内年轻的男男女女声音,心里忐忑不安,在门口驻足了半天,发现还是没办法进去,便转身下楼,去附近的以前去过的“zoo”咖啡厅。
果然还是熟悉的地方没有那么多其他的想法。准备点上一杯咖啡,拿起一本书,就准备在这度过下午的休闲时光。等到了zoo咖啡发现人满为患,简单转一圈没有单独的桌子,就出去在外边商场里等着。一直等到看有人出来,我才进去,点了杯咖啡,找了一个角落,踏实下来。这个下午终于可以踏踏实实的看书了……
看书的时间过得很快,不经意间抬头,从书中的世界短暂的抽身,发现真实的世界一样活灵活现。来来往往的服务员,活泼稳健,态度客气;一旁学习的小姐姐在电脑键盘上运指如飞;那边一对情侣聊得热火朝天,男生把妹纸撩得喜笑颜开;还有那面的一对闺蜜一起吃着甜品,看身边大包小包,一定是买到了许多心仪的商品;突然发现还有有个母亲带着一个七八岁的小朋友在写作业,虽然小朋友坐不住,一会儿起来玩一会儿,但是写看作业的进度还是可以的,而那位母亲却慢慢地沉入梦乡……可能是太过劳累,太过紧张了。
看看时间已是下班时间,一下午看完了一周计划看完的书,不知道我该表扬自己还是该表扬自己呢?这本书看题目我以为是破除认知障碍,更新底层认知的,但是看了一下午我觉得更类似于鸡汤加纪实。作者吕不同确实针对于这个世界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但看似接地气的背后却也是是针对负责、独处、坚强等日常为人处世和人生核心对自己进行一步一步的解剖。一个故事同样需要一个有故事的人才能聆听,不然无论自己觉得多么精彩或是多么悲催,在别人眼里只是一个谈资。
今天尝试了一下流水性记事,不同于以往的书评,但是我认知到,看书最重要的不是知道了书中的重点知识是什么,而是通过这本书在实际生活中带来了什么样的改变,也许你所领悟到的与书中内容风马牛不相及,但是这也是自己的收获,而且这才是最重要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