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持久战》是卷二中的经典之一,全篇有120章节,约五万余字,共79页。
1、两种观点:中国必亡论与中国速胜论,也就是妥协倾向与轻敌倾向;p441 政治上军事上的近视眼;p442.
2、人们的错误观点可以分两类:一类是根本的错误,带一惯性,这是难于纠正的;另一类是偶然的错误,带暂时性,这是易于纠正的。
采用客观的观点和全面的观点去考察,才能使战争问题得出正确的结论;p447
3、中日战争是中国与日本之间决死的战争。日本战争的退步性和野蛮性;中国战争是进步性、正义性。中日战争相互矛盾着的基本特点;p449
4、敌人灭亡中国的政策分物资的和精神的;p455
5、为什么是持久战?是从全部敌我因素的相互关系产生的结论;p460
6、持久战的三个阶段: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其中第二阶段是最困难,转变的枢纽;p462
7、武器是战争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决定因素,决定因素是人不是物,是人力和人心;p469 空谈主义者p470
8、思想等等是主观的东西,做或行动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都是人类特殊的能动性;p477
9、战争与政治:战争是政治的特殊手段的继续;用战争扫除政治道路上的障碍;政治是不流血的战争,战争是流血的政治;p480
10、政治动员:政治目的;政治纲领,还要说明此目的的步骤和政策;p481
11、战争的目的:保存自己,消灭敌人;用矛与盾解释;p482进攻、防御、退却、追击;p498
12、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没有事先的计划和准备,就不能获得战争的胜利;p495
13、运动战,游击战,阵地战,消耗战,歼灭战;p497~501
14、世界上只有猫与猫做朋友的事,没有猫和老鼠做朋友的事;p530
15、事物是往返曲折的,不是径情直取的;始终立于主动,一切敌人的“挑战书”,旁人的“激将法”都应束之高阁,置之不理,丝毫也不为其动;p509
16、结论:在什么条件下,中国战胜并消灭日本帝国主义?三条件;p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