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千卷,不如悟书一册。
我们很多时候都在逼自己一年要读多少本书,50本,100本,好像读完了就可以打卡,放上社交媒体,或者哪怕别人看不见,看着自己度过那一堆堆的书,就像跨越的一座座山峰,自己也颇有成就感。看到那些爆款书,不管有没有时间读,读不读的懂,先买了再说。
但是,问题是,你真的读懂那些书了吗?
的确,这现在这个信息泛滥的年代,市面上充斥着各种畅销书,好像你不读那么一两本,你的人生好像会错过什么似的。这也许是现代都市人的烦躁。
曾经,我也是抱如此想法的人,但直到今天,我突恍然大悟:读书就是品人生。
如果我在我的人生里,参透出生活的禅意,岂不是比我读熟各种佛经更有意义吗?畅销书也是如此,里面的内容很多都是生活的一些经历,都是我们能经历的,书本只是一个媒介,没有必要过于迷信书本。读书的本质是吸收知识,但知识的传播方式有很多,可以看视频,看电影,听讲座,自己经验,旅游,等等,何必烦恼逼自己一定要读那么多书呢?(当然啦,技术性的书我们暂不讨论)
也许,这也许是我对自己说的一番内心独白,但如果有人有和我如此的烦恼的话,希望这篇文章能给你一点方向。
我们读书时,重质不重量,每个人看的节奏都不一样,有的人可以一个月看10本,如果你只能看一本,哪怕只是一个章节,但是,在你的阅读时间里,你是确确实实学到哪怕一个东西,是可以运用在你的生活上的,这本书就值了,这个时间就值了,不用去和别人比。
当领悟到什么时,就合上书本,外出赏花一趟,嗅泥土芬芳,对,这就是生活。
读书只是一种过程,是透过别人的文字去反观自己的一个过程。如果太注重一共读了多少本书,这样就显得有些本末倒置了。
嗯嗯,往这个方向想,让我更加息怀,可以偶尔停下仓促的脚步,享受生命每一秒,读每一页书,品每一口茶,度人生每一日。希望你也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