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李小小梨的第35篇原创文章
今早收拾东西打算搬家的时候,头脑突然蹦出个念头,我为什么要带这么多东西?
其实这个念头,在年初3月份整理物品的时候,就已经隐隐约约浮现在大脑里,只是那个时候,我不太懂得觉察,所以没有当回事。
早上打包东西时,我不自觉地对自己进行了一系列提问:我为什么要带这件东西?我当下用得着吗?这件东西与我有什么关系?我为什么不扔掉?
我的内心告诉我,我怕以后要用,先带着,有备无患,免得到时浪费钱再去买。结果,需要带走的东西出乎我意料的多。
早上收拾东西那会,我莫名其妙有点丧了,靠坐在墙壁上,环顾着地板上的一大堆物品,发现我此刻内心充满了深深的无力感,对于整理物件我没有那么大的本事,只想乱堆一块,也在回想着每件物品与我的关系。
为了囤美白精华,我在双11熬夜买入;为了买到稍微便宜的,我让妹妹去香港帮我买了一堆面膜和护肤品,现在这堆面膜也随着我东奔西走了了2次;为了让自己自信点,我最近又淘了套衣服,只是想通过拥有新衣服增加点自信心;为了便宜,我把优衣库里那件79元的上衣买回来,结果只穿了一次;为了留住2014年那会穿超短裙的美好记忆,我不舍得把那件短裙扔掉;为了多穿几次,我还费劲地把一双码数有点大的和勉强还可以穿几次的两双鞋都打包带上了………
地板上躺着很多类似的物品,都是不舍得扔打算打包带上,以前说好的要断舍离到哪里去了?
仔细想想,发觉这是我内心“对金钱的不安”,担心无法拥有而总是不安,担心以后要用而不舍得扔,担心以后又要买而美其名不扔东西为了省钱。以为自己是在存钱,其实是在存储不安。
当这种不安情绪一旦积累久了,每每看到自己生活的空间和使用的东西不再舒适的时候,这种不愉快的情绪会一下子被激发出来,无形中我会不自觉被带入自我否定的圈圈中。
《断舍离》中有一句话讲到,流动性虽然是一种新陈代谢,但由于不安导致了内心淤积,人们往往会陷入“拥有越多,越是不安的”的状况。
我想,如果一味执着于金钱而过度关注“对未来的保障”,暴露的就是自己的不自信。断舍离,断舍离,one out one in,生活才能更加从容点。从身边的物品开始,物尽其用,钱尽其值,关注当下所需,舍弃自以为的所谓担心,轻装上阵,才能拥抱更多可能性。
我是李小小梨,爱读书爱理财,您的点赞留言是对我最大的鼓励~一起精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