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抛却《萤火虫之墓》的出身,我不能否认的是,这是为数不多的,感情深沉而不失情怀的动画电影。
《萤火虫之墓》用两个在战争中失去父母的孩子的遭遇,赤裸裸的向现在身处和平的孩子以及各个年龄阶段的人展现了人性的丑恶。
导演高畑勋是亲眼目睹过日本在二战期间的所作所为的,他同样看见了两颗原子弹轰炸下的日本。在他一生的作品中,都可以看见反战争的急切呼吁。
在飞机无情的轰炸下,两个孩子失去了母亲,不得不投靠母亲的姐妹。但随着战事的吃紧,生活的不易,在人人自危的情况下,谁还会怜悯两个失去亲人的可怜孩子。就算他们把母亲的遗物全部交给阿姨,还是不能避免寄人篱下的委屈。
有些时候,一个孩子的长大总是在被迫之中。哥哥带着节子在山洞中蜗居,他们用尽全力生活,努力给彼此最珍贵的陪伴。大海边的风总是公平的,它们在无数个傍晚毫不吝啬的吹拂两个孩子受伤的心。
尽管哥哥已经竭尽全力的寻找食物,甚至到田地里偷窃,被抓进公安局,但依旧没能缓解节子营养不良的问题。
在无数个只有萤火虫相伴的夜晚,世间所有的委屈与不幸,都化入梦中,得到安息与抚慰。
当最后节子躺在哥哥的怀中,把弹珠当做水果糖含在嘴里时,没有人会再吝啬自己的眼泪。那是一个本该幸福的孩子最基本的诉求。
单从情节来看,《萤火虫之墓》绝对是电影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我们一直呼唤和平,但战争的恶爪却始终伸向大地。这样的两个孩子,只是二战中最普通的两个孩子,总有你还不知道的遭遇更加令人痛恨。
在迄今规模最大,死伤最严重,损失最大的二战中,日本作为战败国,却丝毫不能抹去它作为战争发起者所带来的伤害。一场战争的评判,不应该只停留在最低阶层的人民身上,而应该去追溯他的起源。
高畑勋导演的作品只把眼光固定在百姓身上。无论怎样的遭遇,最低阶层的人总是最可怜的。他们无法把控自己的命运与生活,甚至付出血与泪。家国情怀,从来不应该强加在一个最普通的家庭身上,但战争可以。
历史上从来都只有好战的国家,从来都没有好战的人民。
《萤火虫之墓》既然是一部反战的作品,虽然是基于平民身上,但也应该对于军国主义,强权争霸有所批判,对于爱国与正义有所体现,而不只是在为战争的受害者申冤。这种对于冤屈的叫嚣毫无力量可言。
日本对于二战的记忆是模糊的,他们对于受害国的记忆更是模糊的。或许在他们的记忆中,只有那两颗毁灭性的原子弹。
不存偏见的讲,作为一部动画电影,它的主要受众是青少年,或许太多的牵扯政治并不是聪明电影人应该做的事。但就是几百年前的他们,生活或许跟电影里的那两个孩子是一样的。所有的逃避都是因为心虚,所有的事情在已经有了结局的时候都该回望一下开始的原因。
高导的这部作品,在故事的最后,兄妹俩的生命都走到了尽头,他们的灵魂伴随着萤火虫之光飞走了,仿佛在另一个世界——没有战争的世界寻找到了幸福的生活。不得不说,这是很感人的情节,这也是无数的观众——甚至是中国观众为之落泪的一个原因。但我却感到了另一股更大的悲伤,我的悲伤,不仅来自于我上边所说的种种对于战争看法的不满,不仅来自对兄妹俩的同情,更来自对祖国英雄们的悲叹。
萤火虫至少有自己的墓,但是远征军却没有自己墓碑,没有自己的归宿。
相较于太多炮火连天展现战火纷飞的岁月的影片,这种带有美的幻象的故事更能打动别人。但在怜悯心泛滥的时候,始终不能忘记,一切的遭遇都有的因果关系,一切眼泪背后应该坚守的内心准则。
愿所有的在战争中受苦的孩子,在炮火中结束生命的英雄,都可以找到一片只有萤火虫飞舞的天地。愿战争的恶果,随着死去的萤火虫,深埋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