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我一起成长21天

          【这是pirrer xue 的第34篇原创】


是的,如你所见,我开微课堂了。

很久以前,就有很多人劝我开微课堂。

“娟娟,我觉得你就是天生适合在讲台的人,你在讲课的时候真的浑身都是散发着光芒的”

“娟姐,我好想跟你学习……,能不能抽空出来帮我们讲课呀”

“小薛老师,我特别喜欢你在课堂中的讲课,犀利中带着柔和,理性中又带着感性,欢乐中又总能学到很多对未来都有用的知识和践行”

但我那个时候只是听听,并不没有拿出时间来准备这样一件事情

因为我这个人呀,有两个人定见:

一是、一件事情不做不就做,如果做,对自己的要求是极尽苛刻的,如果没有让我觉得这个做出来极尽完美,那么我就不会去做

二是、讲课这件事,我始终是一种敬畏的态度。虽然我看过很多人讲课,但真正让我觉得非常棒的非常少。要么内容缺乏,要么讲课方式乏味。

我也始终认为:你需要有一大桶水,甚至一大缸水,你才有给别人一碗水的资格。

当然这也是我后面对自己的职业规划进行一次扭转的原因:我需要积累更多的成长,才能真正成为一个讲课很厉害的人。而不是享受一时的满足。

可是现在为什么我又开始进行微课堂的讲课了呢?是因为:

一、所有接下来我讲的课程,一定是我已经践行相当长一段时间,且形成了一种本能的知识、技能,我也始终相信,假如一个人自己都没有做到,那他是没有资格教别人的。还需要满足一个条件:

做到(践行)还需要加上时间这个维度,一个人早起一天不难,难的是早起n天,从不间断,一个人践行一次计划不难,难的是践行计划半年-一年,在自己做半年或者一年总结时,回顾头来看,发现自己年初做得计划都已经达成了

而我自己恰好做到了,且践行了相当长一段时间,且慢慢感觉到所有做的事情在我的生命里一点一点地在发挥着作用,比如工作完成提前两个月转正:

二、无数的小伙伴向我来问:娟姐你是怎么做到可以持续不断践行?你是怎么画思维导图的?你是怎么解决生涯规划迷茫的问题?你是怎么解决情绪管理?你是怎么做计划的?

是的,也如你所见。当我自己在践行受益的时候,我发现我有了另外一种责任:去帮助更多的人成长起来。

三、后面我又在想:我是否有能力去做好这件事情,所以我问了最了解我的一帮朋友,他们在不同的城市,给出的统一回答:薛娟,你早该做这件事情了!你有能力且大家需要你帮助。

我觉得还是不行,毕竟他们是我朋友,给的评价未必是纯理性的。

所以拖同事帮忙,帮我找到了我刚来这家上市公司面试时,上级及老板的给我的面试评价表,

我相信他们的判断

1、如果说朋友是偏感性的,上级和老板选择一个人进公司是最接近理性思维的

2、在于他们是MBA毕业,对管理和看人很有一套逻辑

3、而且当初的面试,一面、二面、三面,加画心理画。这是一个全方位的过程。

我看到他们是这样写我的:

薛娟:

综合素质强、人际理解能力强、逻辑清晰、思维敏捷、学习能力强、洞见能力强、自律、有主见、擅长总结思考。

是的,就这样,我开始有十足的动力去把这件事情做好。

所以也就有了大家所见的《和我一起成长21天》


是的,我是这样一个人,也许你还不认识我,我稍微用几个标签做一下介绍:

90后,

湖南人,

在创业公司当过两年核心高管,

现在在上市公司做着高级HR,

斜杠青年,

热爱本职工作,同时热爱向外折腾,

一辈子都会有一个职业:学生



我在经过了长期的时间和注意力投资准备,终于确定我们接下来课程:

1、思维导图学习(手写、电脑),帮助锻炼条理思维、逻辑思维、进而提升表达能力

2、生涯平衡轮(生命之花),帮助怎么编写自己的计划,不至于一年到头瞎忙

3、时间表/方格笔记本/初步学习PPT功能,帮助怎么进行时间规划,避免时间成为小偷

4、情绪管理。相信我,如果你没有情绪管理的能力,学的一切东西都会因为情绪这一个因素变得一点用都没有!情绪管理如此重要

我们的学习成长方式:

时间:21天

平台:微信+微信群

方式:21天四次授课+3次一对一问题咨询+21天班级实践=迭代、成长

其中:

1、21天四次授课,微信群

2、3次一对一问题咨询,微信交流或者给我发邮件

方式1、我一对一帮助咨询解决问题

方式2、我会相关方面的践行者,采取“二帮一”的方式帮助你解决问题

(每次咨询不超过两个小时)

3、21天实践

①、21天班级早起朝夕日历打卡

②、21天早起三件事打卡

③、21天学习、实践思维导图作业提交,老师点评,每天评选最棒的一个思维导图进行发红包奖励

课程费用:99元

路还很长,一起践行和成长呗,路上有难,但有我陪你,一定不会再孤单。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