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话桌话术。
与孩子沟通,父母要掌握正确的沟通话术,避免语言之间的微妙误差促使亲子沟通发生矛盾。
第一,把话说得明确具体,可以重复解释一遍。
父母只说第一句话,孩子很容易认为父母在责怪自己。可是进行具体的阐述和解释之后,孩子便可以明白话里的关心和友好。
例:“你已经6年级了还想继续踢球吗?”
改为:“现在你已经6年级,学习任务很重,我想征求你的意见,看你是否还想继续踢球。如果你喜欢踢球,并且不觉得时间紧、身体疲惫,我会支持你。如果你觉得应付不来,我建议你先暂停一段时间。”
第二,采用XYZ陈述法则,打开正确沟通方式。
心理学大师罗兰.米勒在《亲密关系》中提出一种有效的表达式,叫XYZ陈述法。X代表事件、Y代表环境、Z代表感受。这种方法既指出问题,又表达感受,是非常有效的沟通方式。
例:孩子写作业不真,数学作业出现3处错误。父母若是这样说:“你总是马马虎虎,就不能好好写作业吗?”与孩子的沟通或许毫无结果。
用XYZ陈述法改为:“你写作业时不专注,导致数学作业出现3处简单的错误,我很生气。我觉得你应该改掉这个坏习惯,让自己更专注些。”
第三,对事不对人,明确说出事实。
一家人吃过饭,妈妈收拾碗筷,孩子往沙发上一躺,打开电视看起来。妈妈看到这个情形,生气地责骂:“你怎么这样懒惰、自私,一点眼力见都没有。我真是白养了你!”这就是典型的对人不对事。孩子被骂的莫名其妙,根本不知道自己做错什么。
可若是妈妈能明确指出孩子错误,对事不对人,效果就大不一样。“你就是大懒虫,看看桌子还没有擦,地上垃圾还没打扫,也不说主动帮帮妈妈。”听了这话,孩子还不乐意帮忙做家务吗?
谈话桌话术,犹如双方在谈判桌谈判一样,父母要明确、具体且恰当地表达,避免话里存在歧义,如此一来孩子才能更好地接收、听懂,更乐意接受意见了。
表扬和鼓励的话术。
表扬和鼓励是有很大区别的。表扬注重结果,鼓励注重过程。表扬更多肯定对方的天赋,鼓励则希望对方做得更好。亲子教育中,父母要学会多鼓励、少夸奖的话术。
身为父母的你想要孩子高兴,那就多表扬孩子,可你想要激励孩子,那就多说鼓励的话。鼓励孩子时,父母还应该注意几个原则:
第一,鼓励孩子的具体行为。
第二,相信孩子可以做得更好。
第三,肯定孩子的努力。
第四,赞扬孩子的热心,勇气,创意,责任心等良好品质。
批评的话术。
亲子沟通中,父母最应该反思自己的行为,多用正面的语言,避免攻击性的批评。那么做父母的应该掌握哪些批评的话术呢?
第一,孩子一旦有错,要及时批评。
第二,批评只对事不对人,就事论事。
第三,安抚式批评。
第四,同理式批评。
第五,批评要私下进行。
第六,批评重在引导,切勿用冷言恶语。
第七,批评孩子,但肯定他的价值。
第八,运用幽默的语言进行批评。
德国著名演讲家海因.雷曼麦说:“用幽默的方式说出严肃的真理,比直截了当地提出更能为人接受。”
第九,先赞扬,后批评。
一位名人说:“不管你要批评什么,都必须找出对方的长处来赞美,批评前和批评后都要这么做。这就是我所谓的‘三明治策略’—夹在两大赞美中的小批评。”
与学习相关的话术。
每个父母都应该做个智慧家长,掌握激励孩子学习的话术,帮助孩子远离学习困扰,同时促使孩子得到更多的东西,比如自信、个性、快乐以及爱。
第一,孩子写作业拖拖拉拉,父母要积极找出原因,耐心给予引导和鼓励。
第二,孩子分数不高,父母要平和、理智地对待。
第三,孩子考试紧张、焦虑,父母就不要再施加压力了。
第四,孩子感觉学习累,父母就要多给孩子打打气。
德国诗人海涅说过这样一句话:“即使种下的是龙种,收获的也可能是跳蚤。”若是父母不能掌握与孩子沟通的话术,那就很难让孩子,成为自己心中期盼的“任重龙凤”。
与培养孩子社交力有关的话术。
第一,鼓励孩子多接触外界环境,多交新朋友。
第二,鼓励孩子,而不是强迫孩子。
第三,善待孩子的朋友,不干涉孩子交友。
第四,多给孩子爱和支持,多和孩子聊天。
第五,不打击孩子,不把孩子和别人做比较。
共读《父母的语言》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