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职在家带娃的妈妈,曾经我的目标很简单:培养出优秀的孩子。
在我认识的为数不多的大一班的孩子中,他们个个看着都那么好:赵之谦情商高,胡婉钰会写很多字,万家睿天生一副主持范儿,胡晨曦总是带着笑,蒯真长的那么高……为啥我家豆豆内向、敏感、嘴巴不甜、扭扭捏捏……这跟“优秀”可是一点也不靠边啊。把很早之前的我放到现在,我会焦虑,会否定自家孩子,会自责。而现在的我,欣赏别人家的孩子,也欣赏豆豆她与生俱来的特质。在进入幼儿园的这两三年里,我才把“接纳”和“无条件的爱”领悟在心里,不被外界过多干扰,不被他人评价所束缚。
(一)尊重
2018年的儿童节,幼儿园举行义卖,这对我来说可是断舍离的好机会。在简单征求豆豆同意后,书本、玩具和布娃娃能搜多少搜多少,都被我抱到了幼儿园。随着我们摊位上的东西越来越少,豆豆的脸色越发难看,一直到她开始用“吭吭唧唧”和跺脚来反抗时,我才意识到我似乎卖了她舍不得的东西。旁边有的家长转移注意力,说让她再买一件喜欢的;有的说就应该让孩子知道不是你想卖就卖,想买就买;有的说旧的不去新的不来,终于有机会逮着妈妈去商场了……孩子在众多人面前撒泼,往往是最让家长尴尬的事情,我也不例外。我把她带到一个人少的地方,蹲下来猜测:”你现在很生气也很伤心?是不是因为有哪个玩具不想卖,却被妈妈拿出来卖了?是那个眼睛会动的洋娃娃吗?”豆豆开始放声大哭,那哭声中有着生气和委屈,还有被猜中的释放。我给她郑重的道了歉,还以为她会继续哭闹着想要回洋娃娃,但是她没有。她抱着我,说:”我看见是xxx买走了,我们去用其他东西跟她交换吧”。我问她:”如果人家不愿意呢?”他想了半天很难过的说:”那就这样吧,妈妈以后要问问我哪个玩具可以卖。”
有人说孩子的事无小事,我从此之后理解到的是:觉得是小事的,往往是因为我不够尊重孩子,我是父母,见多识广,你得听我的。洋娃娃不值钱,征求孩子同意才值钱;跟孩子讲道理,不如跟她谈感情;妈妈犯了错,承认错误也不能少。
(二)用资源取向看孩子,欣赏鼓励
小班那一年,我是比较不安的一年,好多事情记忆犹新。
所有的孩子都喜欢上体智能课,唯有豆豆被老师抱在怀里哭。她穿着厚厚的长款红色棉袄,滕老师抱着她安抚,原因是:她害怕怪兽(老师扮演的),她担心同学被怪兽欺负。
一天放学时张老师很抱歉的对我说:”豆豆妈妈,今天给孩子们讲《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豆豆捂着耳朵哭着说不要听,不知道是我声音太大了还是里面的情节不喜欢。”回到家,我试探的问她,她哭着说”后妈皇后太坏了,总想把白雪公主杀死,我担心她”。
春节后开学了,豆豆回家一直问我一个问题:现在来了一个新奶奶,原来的奶奶去哪里了?她怎么不来了呢?
幼儿园设置了防拐骗演习,让别的班家长扮演陌生人哄骗孩子离开,豆豆班上一多半的孩子都被糖果带走了。豆豆站在那里看着被拐骗走的孩子,哭的稀里哗啦,那泪水都是担心害怕。
……这个孩子敏感细腻到了让我犯愁的地步,我强行拽上他爸爸,找到两位老师诉说着我的怀疑和不安:太内向了、不给老师说早上好、过于敏感、不会表达、不主动,我自己带的孩子怎么还不如人家爷爷奶奶带的呢?……爸爸一句话:这不是跟你一样嘛!
“跟我一样”?爸爸这句话点醒了我。是的,我也是这样的人。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我小时候更甚,不妨碍我长大后、生孩子后变得外向一些;我是这样的妈妈,我并不觉得自己有太多不好,反而有许多朋友很喜欢跟我聊天……我开始尝试每天给孩子写一张便签,“谢谢豆豆今天帮奶奶捶背”,“豆豆尝试了23次,敢从最高的滑梯下来了”……我发现一旦我们换一种眼光看孩子,孩子的缺点就被缩小了,换而来之的是妈妈的淡定和鼓励增多,孩子好的地方更好,不好的地方慢慢在变好。从这时候起,我开始更全面的看待自己,接纳自己,然后接纳我的豆豆就是这样的孩子:她感情细腻、她善于观察、她富有同情心。
(三)老师懂孩子
在这里,我也要表达对班里两位老师的敬爱。
用林文采在《心理营养》中的说法,每个孩子天生气质类型就不一样,有乐天型、激进型、忧郁型、冷静型,我们对待不同类型的孩子要用不同的方式,不是一刀切。我应该很庆幸,豆豆遇到了两位(或许是三位,还有一位最初的戴老师,豆豆一直会想到这个老师)爱孩子、懂孩子的老师。
我记得大班开学家长会后,我对滕老师说:”如果豆豆以后迟到了(有时早上不肯起床),你们就可以批评她,让她体验到要遵守学校的纪律和她行为带来的自然后果,因为老师们在孩子心里比父母家长更权威。”滕老师说了一句话:“豆豆的个性,不需要批评她,轻轻提醒她,她就会听到心里去”。事实证明确实如此,大班后豆豆早上起床的动力,一是做了好吃的,二就是想第一名去学校。
豆豆天生偏向忧郁型和冷静型,感情细腻深刻,完美主义,小心谨慎,思维能力比较强。老师们了解她,不会用大嗓门的声音和粗暴的口气来教育她。当然班里40多个孩子,有的顽皮有的捣蛋,老师们难免会有“凶”的时候,孩子都看在眼里。但是这丝毫不影响豆豆甚至全班同学对两位老师的喜爱,抱大腿、趴在背上、抱在怀里,我曾经在围栏外面看到这一幕幕的温暖,感动的鼻酸。
我有两个宝宝,当弟弟开始会捣乱时,我一人带俩就已经累得筋疲力尽,还会因无助而陷入负面情绪不自知。而幼儿园老师带领40多个孩子近3年,我很想知道,如果没有情怀和爱孩子的心,哪来的风雨无阻?她们多才多艺,还是父母手上的明珠,如果没有一颗有始有终带他们3年的责任感,哪个机构跳不得?
所以,我还是坚信一点:这个世界上,老师和医生都值得被敬重,学校和医院都不应该被称为“服务型机构”。当我们心里摆正了这个位置,老师也不再焦虑,教学才会相长。子不子,父不父,长不长,师不师,即不够温和(爱),又不敢坚定(纪律规则),已经是比较普遍的现象。这是我作为学生家长这几年的一些偏见,谢谢我们的老师给豆豆的爱,这也是我们至今不转学的主要原因。
(4)让自己变得好一点
曾经有一次我满怀牢骚和担忧的给我的先生聊天,他说了一句话,让我触动极大。他说:“马云爸爸都说了,一个女人整天朝你抱怨,那就是太闲了”。这句话很伤我的自尊,原因是“我整天了吗?我闲吗?我带孩子容易吗?幼儿园的事情你关心过吗?……”
为了证明我又忙又照顾孩子,我很伟大,我开始出去为公益组织做志愿者,没想到这个赌气似的行为,让我的豆豆非常兴奋,她经常给别人说“我的妈妈是老师,我的妈妈只用两年读完了研究生”。我又尴尬,又感动,我突然意识到孩子也有荣辱心,她要的确实有妈妈的长久陪伴,同时还有妈妈的光环(并不是说要多大的光环)。成为自己,成为孩子眼里更好的自己,无疑是一种身教。
在家里,当我有了自己的事情做,焦点不再只是孩子和老公,家庭关系更融洽,连豆豆都说“妈妈,当姥姥出去散步时,家里只有我们四口人,我感觉很幸福”。都说孩子接近于真理,真的就是这样。让家庭关系更和谐,让孩子感受到幸福,是我现在追求的家庭教育方式。
(5)回归初心
豆豆前不久给我说:“妈妈,小班的时候我都不想上幼儿园,现在我都想多跟小朋友们在幼儿园玩一玩呢”。
还有什么能比孩子喜欢更重要呢?明年该上小学了,在主流文化里,豆豆不是优秀的,她还是不够勇敢坚强,不够大胆开朗,不够有主见有想法,我曾经的目标暂时是没有达到的。但是现在的我,更多的是想培养一个身心健康、社会情感强、感恩、内心明媚的孩子,就如同最初为她取的名字许恩晢一般,“桐林带晨霞,石壁映初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