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近常想,影视剧可能就像做学问一样有三层“境界”。
第一层境界,在于情节。
讲好故事总是第一重要的。人们看剧首先是因为对于未知的好奇,就如同听说书时迫不及待想知道故事的下文如何分解。如果连这都做不到,这剧基本上也就彻底失败了。
而如果在引发期待的同时,下文分解的结果还能带给人惊喜——大反转,亦或是在原有预期上的情绪值再加码,激发观众强烈的情绪刺激或情绪认同,那么就可以称得上是一部合格的影视作品。
这样的剧可以很精彩,比如延禧攻略,但却不一定耐看,且最怕剧透。
耐看需要的是细节,也就是第二层境界。
当观众早就已经知道了谁会和谁在一起,谁会拯救苍生谁又会受到命运的惩罚之后,很自然地把关注点转移到细节上来。这里的细节不仅仅是指背景是否漂亮,妆发是否精致,更是指在故事主线之外对于“无关”人物与“无关”情节的刻画。
其实最近人们乐此不疲的去挖掘情深深雨蒙蒙里书桓如何渣,还珠格格里皇后其实很正直,洪世贤这种“万恶不赦”的人设居然变成了可爱渣男等等,都是因为十几年以前编剧导演在刻画剧情的同时铺垫了很多细节,才让多年后的我们有料可挖。
细节比情节高一层的原因是编一根绳容易,织地毯很难。并且织地毯的难度不在于大小,而在于在一定的面积里你织出了多少的花纹,这些花纹又是否真的搭配得当,主次分明,精彩好看。突然想起在微博上看到有人说评价一副画的好坏的一个方法是看局部,真正好的作品,每一个局部单独放大也是一副优秀的画作。我想这就如同最优秀的长篇小说,每一个章节单独拿出来也是一个优秀的短篇一样,红楼梦就是最好的例子。
第三层境界,在我看来是主旨立意。这不是一部影视作品是否好看的决定因素,却是它是否可以成为经典的必要条件。
主旨不够深厚,立意过于浅薄的作品最厉害的也只是靠情节技巧炫技,立意本身存在bug的作品很可能会在一段时间内被评论反噬。可主旨高低又该如何评价判断?难道非要高大到拯救地球,深刻到反思人性才算厉害吗?
也不是的。我最近觉得可以尝试的两个角度是:多面性与反思性。
前者是指这个作品是指展现了一个人眼中的世界,还是提供了多种维度的世界观?
后者则是指作品里是否呈现了编剧与导演对于某一问题或某一事件的反思?还是说他们只是在强行售卖一种观点?
这两点并不是非要涉及到政治,人性这种big world才能考虑的,很多优秀的轻喜剧以及爱情电影都做到了这两点。这就取决于编剧与导演的格局,深度以及价值观了。
以上是今天细看老友记第一集有感,权当胡说八道写着玩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