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读到这个书名时,第一感觉就是教师应站在儿童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去了解儿童的立场并且去发现儿童具有的潜力,然后因材施教。
《儿童立场》这本书是中国现代教育专家-成尚荣著作的,在书中可以看出成老师对于儿童的爱心耐心溢于言表,有句话说:“儿童是美的,儿童立场是美的,教育便是美的。”这本书讲的最多的就是关于儿童,关于教育,蕴含着丰富的教育感悟。对于像我这样的初成长型教师也有很大的帮助,仿佛成老师在跟我们进行一场深入的谈话。
全篇的理论比较多,就只能从部分说起,对于教师来说,儿童是核心,也是工作中的重点,成老师在书中用12字来表达儿童研究的主题,即认识儿童、发现儿童、引领儿童,“教育的大智慧是正式认识儿童、发现儿童、促进儿童的发展,回到儿童去,首先要回到儿童原来的意义去。”所以,儿童的本质是自由,是解放天性,儿童的成长离不开游戏,德国伟大幼儿教育家—福禄贝尔认为:“游戏是儿童的内在本能,尤其是活动本能因而对儿童的教育,不应加以束缚、压制,也不应拔苗助长,而是应当顺应其本性,满足其本能的需要,如同园丁顺应植物的本性,给植物施以肥料,配合以合适的日照、温度。”由此可见,游戏是幼儿的天性,是自由的表现。
教师在教育的过程中,给予幼儿的是引导,是发掘,甚至也可以把自己也变成一个“孩子”与他们相处,身在其中。当然,我觉得自由虽然重要,但不是盲目自由,而是在教师有规矩地引导下形成的自由,快乐的童年和勤奋并不冲突,著名的现代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曾提出过一个教育概念:“玩中学,学中玩”,这个理论也就是在顺应幼儿的天性下,来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让快乐建立在勤奋之上,也会让快乐变得有意义。
作为一名教师,更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们思考问题,看待事物的角度就更加需要在“儿童立场”上,在儿童的成长期中,除了父母及家人陪伴幼儿的时间之外,其余的时间便是我们,每一天的常规活动和游戏活动时间都在与幼儿相处,相比于家长,我们发现幼儿的各种可能性会多一些。一直以来,我觉得对于孩子来说,他们喜欢怎样的老师和我要成为一个怎样的老师,这两者既不同又相同,但是其中我悟到的就是:“从儿童立场出发,不断学习才是根源”“让自己也成为孩子”这些点。教育行为是从教育理念决定的,教师需要不断学习跟进新时代,孩子不是学习知识的工具,而是启发你如何教学的源泉,在过程中参与,在过程中合作。
所以,读完了这本书,最大的感悟就是“让自己也成为孩子”,与幼儿一起参与,体会他们的体会,感受他们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