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经前人实验提炼的知识,不读不知道,一读吓一跳。当妈妈意识到自己的言行观念可能给心爱的孩子带来长久宿命伤害时,我们会拿出生孩子的气势勇敢地进化成长自我。我想说,降低无心轮回式伤害,妈妈们需要终身成长,更好地觉知自我。本文推荐订阅武志红心理课专栏。
家庭床还是分床睡?
今年8月某日,我决定,三岁儿子得开始分床睡,且当晚立即执行。第一晚,一家三口未眠,淼也翻来覆去;第二晚,情况好转,淼睡一半醒一半;第三晚,恢复往日平静。
长叹一口气,原以为睡眠训练如洪水猛兽,孩子离不开父母,一直不敢触碰,即使5月份分床睡就提上日程,还是同抹布一样,不停地拖。未分床睡之前,妈妈我为孩子读完绘本,便同他一起进入梦乡,而孩子爸则选择睡另一屋。
这家庭片断看上去稀疏平常,果真没有什么问题吗?8月27号参加了钱志亮教授讲座。教授明确指出,顺产儿需要在幼儿中班训练睡眠独立,于小学前彻底分开。
然而,知道不等于做到。很有可能是父母没有意识到“不去做”的坏处,只是不自知留在舒适区,享受“不做”的好处。推动我家庭执行分床睡的动机,则是那天打扫卫生时,武志红心理课飘入耳朵的一段话:
弗洛伊德认为,3-6岁,孩子处于性器期,快感中心转移到了生殖器部位。心理上,孩子这时可能会对同性父母产生竞争和嫉妒心。
性器期阶段发展的是孩子最初的竞争和合作意识。如果在此阶段,妈妈给儿子一种感觉:我爱你胜过爱你爸爸,或者爸爸给女儿感觉, 我爱你胜过爱你妈妈。他们会觉得自己打败了父母。特别是男孩长大了还同妈妈一张床上,他们的俄伙浦斯情结可能就此得到满足,但可能在成年后付出代价,导致各种各样的问题。
当听到了这些,我想很多家庭会同我一样,立即把孩子从大人床上赶走。
父母需要让孩子清楚家庭的序位和现实。就是,我和你爸爸(妈妈)才是伴侣,我们是大人。两个大人才能一起去化解生活中的各种难题,我们能保护你,而你就做你的小宝贝好了!
奇怪的哭泣现象,有招吗?
经历搬家,入园,养育人固定为父母,淼经历了无数次马拉松式哭泣。我们不断回应淼,淼又长回阳光可爱男孩了。但近一周,淼不断重复一个动作:在我面前哼哼唧唧假哭,然后奔跑到远处沙发上,葛优躺,弄假成真,眼泪吧嗒吧嗒地掉。问他怎么了?回答的只是呜呜的哭泣声。最终哭着喊着妈妈抱。
好奇怪,跑开,然后又哭着要抱?我和孩子爸手足无措。
如果我们进入了这个人的现象场,了解这个人的重大体验,就深刻地碰触到了他。
我接触到了“现象场”这个概念,开始观察淼。试着从家里一端跑到另一端,躺在沙发上,想象进入孩子小小的身体,模仿孩子眯着的眼,透过眼缝看着远远的假想父母,尝试体验孩子的感觉。
我莫名感到落莫。或许,儿子的心理活动是:“在一起时,你们没有关注我;当我跑开了,你们看见我了,却不过来抱我。”我成为他的时候,跑着离开我们,又哭着要抱抱时,体会到了孤单和重新被抱的温暖。另一点,即使父母都在身边,但淼淼需要同龄朋友。我们得有意识带他外出找玩伴。
有次淼再次躺在沙发上假哭时。我走过去,抱起他,看着他的眼睛,说,淼淼是不是没人陪你玩?有点孤单,对吗?妈妈带你到外面广场上找小朋友玩,好吗?
话音未落,淼淼嚎啕大哭。当我们理解了他,他的奇怪行为也不治而愈了。
你跟孩子的互动关系,会内化成孩子的内心关系模式。
某日,广场上溜孩子,看到一位女孩子正学骑自行车。妈妈在一旁指导。女儿看起来不过4岁,眼睛水灵灵。第一次尝试上自行车,持续数秒,失去平衡,倒地。妈妈着急地说再来一次。女儿也配合,一骨碌爬上自行车,再次不出意外地倒地。妈妈顿时音量提高:“你怎么这么笨!不是告诉你身体不能扭吗?再学不会,自行车加上辅助轮给你弟弟玩了!下来,我示范给你看。”
女儿闷闷不乐,坐在我身旁的石头长椅上。当妈妈转过头来,大声问:
“看清楚了吗?身体要正,不能扭!”
女儿不自觉身体后缩,结果碰到了妈妈的玻璃杯,啪一声,粉碎了。妈妈立马音飙八度:“自行车没学会,杯子还被你打破!”
女儿低头说:“我不是故意的。”便又跳上自行车,然而再次倒地。
我离开时,妈妈的抱怨指责声音不绝于耳。
短短几分钟,妈妈与女儿相处时,妈妈展现了关系中权威一方的指责抱怨和不宽容,更多偏爱弟弟;而女儿想取悦妈妈,一再努力,却没有被“看见”。
假如,妈妈屈膝平视女儿说,“妈妈看到你的努力,你很想学会骑自行车,对吗?这次比上次进步多了。我们注意把身体放正,再试一次,好吗?”
选择“我看见你,我相信你”的沟通,暂且不谈女儿能否更开心地学会骑行。单是如此就会影响母女关系,女儿今后对其他女性权威的态度,甚至影响将来女儿对自己孩子的态度。
假如,妈妈知道,这样简单粗暴的互动会内化成女儿的内心关系模式,在今后的人生关系中被无数次重复。妈妈会不会更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妈妈会不会更让自己与女儿产生共情,共振?我想,妈妈们都是爱孩子,只是无心,但当我们意识到这样的无心会造成轮回式伤害时,我们会更觉知自己的行为。
一个人的内在关系模式,也就是性格,是在6岁前定型的。一个人在新的关系中,总是寻求将他的内在关系模式投射到这个新的关系中,想把它变成符合他内在关系模式的关系,也就是他6岁前和父母等人建立的关系模式。
这样就意味着,父母等养育者如何对你,会导致你不断重复构建类似的关系模式,这就构成了命运。你当下的关系模式,反映了你内心的关系模式,也就是你童年时和父母等养育者的关系模式。
比如,你现在怎么和女人打交道,这源自于,你小时候怎么和女性家人打交道;你现在怎么和男人打交道,也常源自于,你小时候怎么和男性家人打交道。
所以,当父母养育孩子,目光要长远一点,不仅盯着他到六岁,还要想到他30岁50岁之后的人生。
没有任何人是完美的。或许很多妈妈小时候并没有获得父母充足的爱和认可,但我们自己建立了新的母子关系之后,我们可以从关系中不断地成长,同子女形成良好的内在关系模式。我们在关系中学会了为人父母;孩子也在关系中慢慢的,磨练他的精神胚胎,形成内在的关系相处模式。
我之前想养个听话的孩子,现在才知道这想法很可怕
之前希望孩子听话乖巧,父母少操心。现在我知道完全听话的孩子才是让家长最操心的,因为他们听不到自已的内心。家长太希望孩子听话了,似乎忘记了曾经的我们是如何渴望在关系中说不的。
今早洗衣服时,淼在“帮忙”。我让淼进屋,淼不语,当再次要求时,淼抬头,嘴里蹦出三个字:别啰嗦!
我先是一怔,尔后不禁哈哈大笑,接着帮他安排好脸盆和小件衣物,随他去了。他稚嫩表情上满是严肃。他在告诉妈妈,我不要听你的话。
“不”是最美的内在语言,它代表着自我意志。当孩子表明态度,说“不”时,他在告诉养育者,我“不”想按照你的意愿来,在我自己的事情上,我想自己说算。
不听话不是可怕的,可怕的是,你跟孩子关系中,孩子表面是乖巧听话的,但态度却是消极沉睡的。因为他们缺乏了在自己事情上说了算的空间,他们的生命力是困顿瞌睡的。
多学习,扩大觉知,少犯无心伤害
养育孩子过程中,我时常回忆起自己童年的点滴。父母的强势;挨骂挨打;大人的质问(比如父母离婚了,你要选择父亲还是母亲?);因为成绩好而得到的夸奖。我品尝那些细节,让自己身临其境,体验当时的心情。为的是更好地理解孩子,避免给孩子同样的伤害。
当意识到某些做法语言会给孩子带来长久伤害时,妈妈们都会用心改善。降低无心的伤害,最重要的是觉知。订阅武志红的专栏,可以给妈妈带来心理知识的武装,陪伴孩子更好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