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早上起床睁眼的那一霎那,我们的一天开始了。吃饭、换衣服、通勤、工作、运动、休闲、社交、睡眠等等,都是我们每天生活的一部分。
我是个喜欢找方法去提高效率(让大脑偷懒)的人,所以我在面对日复一日在做的事情,会想办法梳理它的流程,让这件事变成一个半自动化的系统。一方面让自己不再因为琐事而焦虑,另一方面,也给自己的大脑腾出空间,去思考更重要的问题。
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是我给自己搭建的几个操作系统,希望对你们有启发。
我将自己日常生活和工作当中的思考模式精简了一下,总结成了上图。对于任何一类的事情,都是先获取最核心的信息(不论是经典书籍还是专业知识)提升认知,再经过思考后做决策。第二步,将决策后的实施结果记录下来,反馈给自己的大脑。遇到突发状况时,因为基本的操作系统已经运行得较流畅了,所以大脑可以腾出部分空间,让我们更从容地去处理突发状况。
阅读写作系统
阅读和写作再强调都不为过,这是提升自己思考能力和认知最关键的两个环节。我的阅读取材来源于三块:
- 高质量的经典书籍及辅助知识网络的速读书籍
一般我从学科的信息源头入手,先通过网络搜索了解某个领域的大致框架以及别人推荐的书单,找到合适的作者,再顺藤摸瓜遴选书目。读一本书之前先看出版时间和目录,不一定全部看完,但带着目的去看相应的章节。 - 网络大V的观点及新闻观察
如果书籍的作者还在世的话,可以去关注ta的动态和言论。同时,每个领域都会有一些把生涩内容拆解得比较透、能三言两语讲清楚的人,可以追随他们,看看同一个议题的观点和态度。 - 朋友分享的相关内容
这部分的内容属于浏览性质,知道近期的热点。但我在使用一段时间朋友圈之后,发现真正的深度思考往往是不具备强传播性的。这类信息很可能就淹没在一天数十条的类“微商”朋友圈里。这部分信息我保持关注,但尽量控制自己的在线时间。
阅读书籍的方法有很多,对于跳读类书籍,我平时最喜欢用的是十六格阅读法。在一张A4纸上分16格,大标题写上自己希望从这本书中解决的问题,然后在30分钟的阅读时间内,将自己觉得和解决问题有关的内容填进格子里。30分钟过后要是没写完,再多给自己15分钟,之后给自己一个解答。阅读精读类书籍则要花更长的时间,我倾向于分篇章阅读,每读过一个章节,回顾一下内容。好的书值得看好多遍,遇到了金句先划线,再摘抄到印象笔记里。
对于书籍最好的理解就是写篇读书笔记。我回顾了一下自己的写作,一半以上是围绕看过的书所写,看来我的输出更多的是从书中总结思考,而不是从做事中发现规律。也许,是我对生活的日常细节关注还不够?
2018年6月,我开始将写作的输出方式转变成了演讲,输出的难度提高了,但逻辑思考的深度感觉略有降低。这可能也是演讲和写作很不同的一个地方:演讲要让观众不漏掉你说的话,就得时刻抓住他们的注意力,用故事和类比的方式去吸引人,减少说理的部分。而文字因为可以反复阅读,更讲究用词以及语句的连贯,废话少了,信息密度就增加了。
我的演讲规律靠牛圈的监督,基本能做到一周一次,系统的产出还算稳定。但对于内容,我还是希望有集中主题的输出。最近陆续有几本想看的教育类书籍《不平等的童年》、《儿童发展心理学》以及《大学的终结》,因为体量太大,还没形成认知框架,输出也有些困难。这算是我系统反馈中的一个突发状况。这次我的处理方法是先输出其他内容,等下一周再完成教育内容的输出。
投资理财系统
工作系统
关于工作,我特别想强调的是通用的职场能力,比如牵头会议、把控工作进度以及和公司内外部的协调沟通。在这些事情上有自己的一套做事标准,凡事提早做规划,工作进程定期汇报,项目完结有复盘,才是真正的专业。而我们所说的岗位能力,也是建立在过硬的基础能力之上。我也相信,那些在岗位上做得出色、获得晋升的人,都是善于学习、总结和基本职业素养很高的人。
生活事务系统
饮食
运动
(暂无好的输出,后续补上)
家务
周末断舍离
(欠一部分的输出)
有一些部分写得不够完善,后续还会持续补充。操作系统对于我最大的意义,就是把常规的事务流程化,解放大脑,去处理非常规、复杂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