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静待花开,更要用爱滋养与浇灌。
为人父母,在孩子身上,我们要舍得花时间,花精力,透过仔细地观察与思考,解读孩子语言和行为背后的意愿。
静待花开,不仅仅是等待,还有爱的滋养和浇灌。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是累并快乐的。只要你用心观察,就会发现孩子的视角和大人完全不同。走进孩子的心,用心体会孩子的世界,才能保护好孩子的那份童真。
02
爱有薄厚亲疏,父母与子女之间彼此陪伴、倾注心力,才会成为彼此的独一无二。
佛家倡导无分别,王阳明则认为人与人之间是有薄厚的,爱的有等差,这是一个天理。对待自己的孩子,你花费的心血会更多,你在她身上倾注了太多时间和精力,给她无条件的爱。也正因此,这个小花蕾对你来说才是独一无二的。
孩子也因血脉相连,在最宝贵的童年时光里与父母相依相伴,每一次爱的互动都会给我们带来惊喜。孩子10岁之前,父母是孩子最信任的人,也是父母完全拥有孩子的宝贵时光。
父母与孩子之间,彼此陪伴、关怀、惦念,心灵相接,成为彼此最最重要的人。
03
把自己活好,才能成为孩子的榜样,父母与子女之间是一种彼此成就。
教子之前先教己。培养孩子之前,先培养自己,把自己活好了,才能给孩子起到榜样的力量。
都说夫妻之间是彼此成就的,父母与子女之间又何尝不是彼此成就呢!因为有了这个小生命,你才发现自己原来可以做到这么多,以前不爱吃的,怀着孩子的时候,只要对孩子有好处,不爱吃的也通通吃下。
为了给孩子赋能,为孩子做榜样,便开始为自己赋能。偶尔犯起懒病,内里那两个小孩就开始打架,勤勉的那个最终胜出,便开始啃书,让自己不断精进,不给自己找任何理由。
慢慢发现,原来那些在工作、生活以及带娃过程中积累下来的各种情绪,都可以在书中找到疏解的出口,每一本书都有它的使命,都会为红尘奔波的我们带来情感上的共鸣。
对孩子的爱让我们有更大的勇气和耐力,在为孩子付出的过程中,我们不断突破自己的极限,一次次的认知突围,大脑也在知识与经验的累积中不断升维,让自己成为了更好的自己。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孩子也成就了我们。
尘世中生存,内心偶有某种欲望攀升,乃人之常情,这才是真实的人性。孩子并不能体会大人的辛劳,但当你走近孩子,和他们聊聊天,感悟孩子的心,你会发现孩子透过那单纯的心灵视角,为你展现的是一个简单而纯净的世界,提醒大人们不要迷失心路!
赋予孩子一份没有亏欠的爱,孩子激励你去遇见一个更好的自己,也成为更好的父母。每一个大人都曾是个小孩,唤醒内心的童真,走进孩子的世界,让心中想要的那朵花真正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