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作者:水方文
本文作者已入驻平台:知乎/微博/简书/大鱼号/360快传/大风号/百家号/头条号/企鹅号/
本文字数:3840 阅读时长:7分钟
2017年,华为卖了1.53亿台手机,中国销量第一,全球第三,任正非志得意满之时来了一句:
华为还没有成功。
今年2月,华为手机销量突破2亿台,与2017年的 1.53 亿部相比,华为在 2018 年的手机销量增长了近三分之一,超越苹果,成为全球第二大智能手机制造商。
说一句题外话:本来写产品这块简单点写的话,一篇文章就可以写完,但是后来我想,要写你还不写透,估计会被人骂死,而且自己花这么长时间做这些也是闲的*疼,索性多写几篇,把一个问题说透,因此我们先从华为模式开始,拆解一个个火爆产品背后的商业秘密。
正文开始。
要知道,如果华为只是单纯做手机的话,它几乎不可能做到全球第二。比如,早在2015年,华为运营商的业务收入就占华为全部收入的59%,当时达到2323亿元。也就是说,虽然,我们熟知的移动联通电信是中国通信三巨头,但实际上,我们的通讯服务基本离不开华为;还有,华为在智能通讯设备这块也挺投入,包括它的通讯设备像通信卫星、国际认可的智能芯片等等;还有就是我们熟知的电子设备比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手表、家用WIFI接收器等等;当然还有一个就是5G标准制定者。现在华为在这些领域的布局非常大,而且都产生了非常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之所以华为能够做到这样的市场规模,靠的是什么?
相信聪明的你可以想到——创新。
创新是一个关键词,创新,也是当下这个时代最火的一个词。
我们能够切身感受到,人们已经越来越不满足固定的生活需求,同理,也就不会满足固有的产品服务(所以那么多的电子设备和传统产品动不动就升级维护)。因此在产品创新这个领域里面,就产生了一个符合大众心理的需求。
需求意味着商业机会。
所以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越来越多的公司在提产品创新,想做产品创新。但是有意思的是,在大学开设的各种产品设计、产品创新之类的课程往往在实践上是很难操作的。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产品创新需要你有专业的素养,加上一些感觉和经验的累加,最终才能内化成一种所谓的创新能力。
在我们的大学课本里,是这样描述产品创新能力的:产品创新能力,是需要渗透,积累并最终产生的真正属于自己的内在能力。
那么是不是说产品创新,一般人都很难接触呢?
在研究过众多企业家创业过程中所用到的一些创新,我们发现,产品创新是有其一定规律的,也是有一定的方法论在里面的。
曾经有人问过一个问题:
为什么同一产品线上生产的智能手机,进口品牌几千元,国内好点的也就是千元机,这个问题是怎么来的呢?
举一个例子:生产线直播这个概念最近火了一段时间,其中有一件很有意思的细节引起了我的注意:比如同样在制造一款手机,它在网络平台上做直播生产流程,直播的内容是这家工厂的生产状态。但是同一条生产线,在前面一段时间,做的是一台1200的某国产品牌手机,下一段时间,就做一个5000多块钱以上的进口品牌手机。
我们捋一下,实际上这个细节,隐藏了一种默认的无奈,明明是同一条生产线,设备零件都一样,国内品牌做出来1200,进口牌子价格,是国产的4倍多,这样看来,我们中国人是不是很吃亏?
接下来,大量的媒体和网友就这种情况各抒评论;‘你就看到人家比咱们贵,你没看见人家在研发、品质和标准上付出的努力吗’......‘你没看到人家这个品牌做了有几十年甚至上百年了吗,建立品牌粉丝过程中所付出的长时间的努力和坚持吗?’
其中一条评论很直接,‘品牌就是那多出来几倍的钱’
从大家的各种观点来看,品牌的建立,实际上也要付出很多代价。
但这些代价相对于品牌本身创造的附加价值来说,甚至可以忽视。也就是说,在这样的案例中,进口品牌手机已经积累了大量用户的信任,从而产生附加价值,这样看来,他们的价格相对来说是公平的,也是合理的。
身份证,是识别自己和他人有所区别的证据,品牌也是一个企业相对于其它企业的身份标识。消费者对一个企业最重要的好感首先会来自于品牌。
因为消费者能够直接识别它、信任它,从而品牌极大地提升了整个商业系统的效率。
如果品牌能够跟消费者之间建立一种坚实的认知,消费者对这个品牌产生了信任,这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价值。我们知道,整个商业系统中,成本最高的实际上是用户的选择成本。
举个例子,假如你生产一个产品,投入100元,但是,要让消费者选择你的产品,你付出的花费,可能要远远超过100.
互联网使得我们每天生活中都充斥着大量的广告,这些广告作用实际上是想建立品牌和营销的连接,建立信任感。
那么品牌的价值是如何产生的?举几个案例说明
佳能。佳能是我从小就耳熟能详的品牌,它的发展历史毫无疑问可以代表日本消费电子与影像产品的历史,来看一下佳能从开始到兴盛这样一个完整的历程:
在佳能发展史上的1936---1987年,如果你查阅佳能的四次典型的品牌价值增长点,,会发现:Canon Hansa(1936年)、Canola 130(1964)、AE-1型(1976年)、EOS 650型(1987年)这四个产品出现的时候,佳能的品牌价值是邻近几年最高点。
这几件产品,在佳能生产的产品里,是最具有代表性的,比如,Canon Hansa有什么特点呢?
这是佳能的第一款量产相机和日本的第一款高级相机,KWANON相机的改进版,并集合了日本光学公司(尼康)的技术,这台产品在技术上、创新上是很有力量的。
Canon Hansa
像后面的Canola 130的出现,则是奠定了佳能在计算机领域的专业地位,而世界首创10键式电子计算器Canola 130是1964年全球范围内计算领域最火的产品之一。
AE-1
1976年佳能第一个优良企业构想计划开始实施,同年世界第一台搭载微型计算机并实现了连拍功能的单镜头相机AE-1诞生。
Canola 130
1987年佳能EOS 650正式发售,其采用了佳能独自开发的高灵敏度测距传感器BASIS及全世界第一台超声波马达USM等最新技术。不仅在日本,在欧洲市场也获得了第一的占有率。
直到今天,EOS系列仍是佳能相机产品里最受大众欢迎的系列。
EOS 650
让我们回到正文,了解了这些产品,大家可以看出一些什么规律吗?
企业的品牌价值,会随着这些陆续出现的创新产品不断地累积增长,现在,都知道佳能是日本和全球范围内最有影响力的影像产品品牌之一。
那么佳能靠的是什么?
需要强调的是,佳能并不是靠一件火爆产品才成功的,而是靠一件接着一件的产品成功的,也就是说,他的持续创新的新产品的出现,在不断地推高它的价值。
这就是佳能品牌价值增长背后的核心规律。
再来看大家熟知的苹果,苹果的创新非常具有代表性。它从1977年到现在,从apple 2,macintosh,imac,ipod,iPhone,到iPad,MacBook等等,与佳能同理,这些产品的陆续推出,使得苹果的品牌价值到了一个匪夷所思的高度,这个高度有多高呢?
它改变了一个非常常见的,专有名词的第一指代意义,就是‘苹果’这个词。过去我们说苹果,就是一种水果,现在,我们再说苹果,你脑海中第一个想到的是什么呢?
所以品牌的力量是非常惊人的。
总结一下:持续的产品创新,将会不断的推高品牌价值,使得最后企业获得的东西,不仅是某一个单件产品创造的所谓的利润和收入,而是获得了长期积累的已经获得巨大市场认可的品牌价值,这个价值远远大于所谓单件火爆的产品产生的利润。
持续的产品创新推动品牌进入匀速跑,增强企业的抗风险能力。
就像马拉松长跑,刚起跑时的目标一定是尽快让自己进入匀速跑阶段,而不是持续加速,因为运动员在开始加速的时候,消耗的能量是巨大的,而在匀速跑阶段,运动员只需要用较少的能量就能维持在一个平均高速的阶段。
创新,就像运动员起跑时产生的推动力,然后能够让品牌进入到一个相对来说平稳和安全的状态,让消费者对它产生忠实的信任感,进而使得这个企业获得非常强的抗风险能力。
就这样,短暂的加速、持续匀速-----然后再短暂加速---匀速,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就可以领先别人。
那么问题来了,怎么做到持续的制造创新产品,或者说,有持续创新产品能力的公司,他们的特征是什么?
我们把能够创新的企业分成三类来讲:第一种类型叫做传递价值型创新企业。
传递价值型创新企业是当下最火的一种企业,什么意思?
它是利用快于其它行业的先进能力,然后快速的达到一个状态,同时,建立自己的游戏规则或者自己的行业壁垒,这样无论对手怎么模仿都不会对自己产生影响。
这样的企业有哪些特点?
一个显著特点:垄断。
像社交平台里的微信,网购里的淘宝,这些都是典型的传递价值型创新企业
第二种,叫中下游产品服务企业,这个名称看起来很一般,但是,这样的企业占据整个中国企业的大半江山
这类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刚开始它可能会做产品创新,当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因为战线太长,这个时候,这类企业会向边缘延展,比如,增加产品种类,增加企业规模,降低成本,注意,这个时候,是用规模换效益,用成本换效益,也就是量化利润,这类企业最终必然沦为只能与相当多的同行竞争。
典型的就是富士康,超市、食品加工等中间性质的制造业
最后一种,创造型企业。
这类企业刚开始也是在做创新产品。创造出一个以前在世界上从没有出现过的产品花费的时间要很长,但是山寨却很快,因为现在山寨一个新出来的产品是成本很低的,而且可能还比这种创造出这种产品的母公司做的要好。然后这些创造型企业就必须继续创新,这些竞争对手继续山寨......
因为创造型企业没有垄断,所以会面临一直被垄断的情况。
不用说,大家也知道这样的企业有多苦。所以这种企业要保证自己在竞争中的优势,必须不断的创新。
但正因为有这种不断的创新,相对于竞争对手来说,才能积累出巨大的创新优势。
比如今年华为推出5G,实际上它已经领先行业5到10年,因为在随后的5年-10年里,市场基本不会有超过华为的产品出现,这是因为,华为已经成为了5G标准制定者。
因此,在未来的商用5G,甚至6G,面对竞争对手,随着积累的优势越来越高,可能积累个20--30年都有可能,那么华为在这项技术上就会形成垄断。
所以这种创造型企业的核心是什么?
那就是坚持不断的持续创新,进而积累出自己的品牌优势和垄断地位,最终能够建立行业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