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听本文音频版内容,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读写思维
在哲人和青年第一夜的对谈中,我们了解到:导致自己人生不幸的不是父母,也不是曾经的经历。因为弗洛依德心理学中的心理创伤这个困境压根就不存在。很多人生活中之所以过得不幸福,都是自找的,因为他们常常下定决心不改变,或者说是下不了改变自己的决心。决定你自己人生状态的是你自己,是此时此刻的当下。你只是缺少改变的勇气。
在《被讨厌的勇气》这本书里,阿德勒心理学是贯穿始终的,这也是本书所倡导的个人成长哲学。和弗洛伊德的外界原因论、所谓的拥有心理学不同,哲人认为,阿德勒心理学是使用心理学,起决定作用的是你自己。
那么,今天,我们就伴着哲人和青年的对谈一起进入第二夜。
在现实生活中,有这样一群人:胆小、自卑,对自己没有任何自信,太过固执,对一切都持悲观态度,非常注重别人的看法,总是活在别人的怀疑之中,活的特别不自然。把自己封闭在一个逼仄的空间里,不敢与人交往,对外界的一切人和事,都抱有敌视的态度。他们讨厌现在的自己,想要改变,又不知该如何下手。青年就属于这样的人。所以,哲人告诉他之所以如此自卑和讨厌自己,是因为青年只看到了自己的缺点,而忽视了优点。一个人只有下定决心不要喜欢自己时,才会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去关注缺点,而不看优点。
哲人举了这样一个例子:曾经有个脸红恐惧症的女孩来找哲人做心理辅导。她的烦恼是害怕见人,一到人前就脸红。就特别想治好这个毛病。哲人就问她,如果治好了这个脸红病,你想做什么?女孩告诉哲人自己有一个暗恋和喜欢的男孩,如果治好了脸红恐惧症,就立刻向他表白。虽然在哲人看来,脸红恐惧症很容易治愈,但他并没有直接帮助女孩。女孩为什么会脸红呢?又为什么治不好呢?事实上,因为她“需要脸红这一症状”。女孩为了给无法告白的自己找一个借口或者是怕拒绝才捏造了“脸红恐惧症”,逃避失恋可能带来的打击和自我否定。
除了外在的因素外,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努力接受现在不完美的自己,树立起向前迈进的勇气。后来,女孩与朋友一起和那个男孩出去玩儿,最终那个男孩先向她表白了。
所以,一个人为什么会讨厌自己?而不尝试着去喜欢自己呢?因为就像脸红恐惧症女孩害怕被男性拒绝一样,人们也很害怕被他人否定。害怕被别人轻视或拒绝、害怕在人际关系中心灵受伤。自认为与其陷入那种窘境,倒还不如一开始就不与任何人有关联,更加舒服。因为害怕人际关系所以才会变得讨厌自己,和通过自我厌弃来逃避人际关系。
在人际关系中,根本不可能不受伤。只要涉入社会人际关系就会或大或小的受伤,也会伤害到别人。所以,阿德勒曾经说过:“要想消除烦恼,只有一个人在宇宙中生存。”但是,这种事情显然不可能存在和发生。因为每个人都不是孤独的个体存在于这个世界上。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孤独与烦恼,换言之,人的一切烦恼皆源于人际关系。
阿德勒心理学对人的行为和心理方面都提出了明确的目标。
行为方面的目标有①自立;②与社会和谐共处。
而且支撑这种行为的心理方面的目标是:①“我有能力”的意识。②“人人都是我的伙伴”的意识。
这些目标是可以通过阿德勒所说的直面【人生课题】来实现。但是,很多自卑者往往忽视了心理方面的建设。勇气受挫促使他们逃避人生课题。
从孩提时代,我们在父母的守护下生活,即使不怎么劳动也可以生存下去。当成年自立后,不能继续依赖父母而必须踏上社会,从事某些工作。在成长过程中,遇到各种各样的朋友关系,与某人恋爱发展到结婚的关系,随之产生夫妻关系,一旦有了孩子还会出现亲子关系。
阿德勒把这些过程产生的人际关系分为“工作”、“交友”和“爱”的三个课题,又叫做“人生课题”。
在工作课题上的人际关系可以说门槛最低。工作上的人际关系因为有着成果这一简单易懂的共通目标,即使有些不投缘也可以合作或者说必须合作;而且,因工作这一点结合成关系,在下班或者转行后又可以变回他人关系。
而交友课题是脱离了工作的、更广泛意义上的朋友关系。正因为没有了工作关系那样的强制力,所以,也就更难开始和发展。哲人认为,在交友课题上,朋友并不是越多越好,朋友或熟人的数量没有任何价值,我们应该考虑的是关系的距离与深度。
在爱的课题里,可以分为两个阶段:恋爱关系以及与家人关系(包括亲子关系),在三大课题中,爱是最难的课题。
书中对恋爱关系的讨论特别有意思,我觉得值得很多情侣学习,在这里我们可以重点说一下。大多数情况下,生活当中两个男女由朋友发展到恋爱关系的时候,距离更近了,关系更深了,和外界的联系就更少了。所以,异性之间的相处会让彼此吃醋。阿德勒并不同意这种相互束缚的关系。
两个人如果在一起感到苦闷或者紧张,那即使是恋爱关系也不能称之为爱。当人能够感觉到“与这个人在一起可以无拘无束的时候,才能够体会到爱。既没有自卑感,也不必炫耀优越性。能够保持一种平静而自然的状态。”真正的爱,应该是这样的。
另一方面来讲,束缚代表着支配对方,充斥着不信任。与不信任的人相处,根本不可能自然。所以,阿德勒说:“如果两个人想要和谐地生活在一起,那就必须把对方当成平等的人。”
人之所以成为独立的个体,在这个世上活着,离不开这个社会性的环境滋养。所在在阿德勒看来,一个人要想实现自己在社会丛林中的生活独立与幸福和谐的目标,就必须要克服“工作、交友和爱”这三大人生课题。但是很多人终其一生也很难领悟到他们的真正意义。
人们为了逃避人生课题或者进一步说是为了逃避人际关系,而去捏造别人的缺点,甚至敌视对方来寻找优越性,阿德勒把这种企图设立种种借口来回避人生课题的情况,叫做【人生谎言】。比如说:因为有A,所以才做不到B,因为讨厌C,所以才要去做某事等等,为了逃避原本要面对的事情,对自己撒谎,也对周围的人撒谎。
为什么说这是人生谎言呢?因为你要明白:决定自己生活方式(人生状态)的不是其他任何人,而是你自己这一事实。
之前网上流行着这样一句非常禅意的话:“听了这么多道理,为什么我依然过不好这一生?”这是一句对生活的诘问,又好像是一句叹息。但是,在阿德勒心理学这里,我们似乎可以找到答案。他以为,过不好这一生,并不是因为我们懦弱,也并非我们欺骗自己,这不是善恶和道德层面的问题,而是你缺乏面对现实的勇气和接受不完美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