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已经离职了快1年了,但是现在学习过程中,很多工作中遇到的事情,刚好和学到的可以拿来做参照。有些道理,我运气好没有学到就做到了,但也有些事情我现在学到发现我错过了。运气好我刚好做了很多我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带来了很多成长,等于拿了双倍的工资。但是缺乏长期思考,没有活在未来,让我错过了很多机会。缺少活在未来的大局思维,缺少积极主动,只抱怨却没有主动承担责任,最后逃离单位其实是很消极的一个表现。
我毕业找工作的时候,并没有想太多,当时学校生活费一个月300,我想找个1500一月的工资就满足了。没有见过市面的我,只知道当小学教师的父亲是500多的工资。我想3倍于他,对得起全家省吃俭用供我上大学了。而前两年,单位一位要退休的老同志闲聊说起,在单位干了接近40年了,总计发的工资不过200万左右,连一套房子都买不起。我当时忍不住用电子表格做了个计算,假设我的消费支出和收入的通货膨胀率相当,算出了未来到退休的几十年我的收入和开支情况。发现基本上我的收入未来几十年增加幅度会很有限,天花板太低了。而消费会随着两个孩子长大,父母老去不断的增加,而大约40岁的时候就会陷入支出大于收入的困境。就这么一个简单的计算,坚定了我要换工作,寻找别的出路的决心。而正是这么一个无意的计算,让我看到了未来的窘境,而走上了不同的道路。后来学到了一些职业规划的知识,才懂得工作时间几十年,我们需要长期的规划,需要活在未来。而回顾我工作的十五年,竟然没有什么规划,也没有想过多少未来。
不能用战术上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惰。我以前可能只是简单的认为,工作就是做完上面分配的任务。所以思维的层次比较低,对于工作的重点把握不好,不会懂得牺牲一些不重要的工作而成全重点的事情。同时我可能太多的用勤奋工作来代替了长远的思考,只是抱怨单位的发展态势在未来会不好,并没有做出任何积极主动的行为去扭转局面。也从来没有想过,单位如果走上下坡路,其中也有一些我的责任。而我就是不想承担未分配给我的责任,只想用勤奋完成任务来掩盖自己思想上的懒惰,掩盖自己缺少战略思维。最后在明白了自己的瓶颈和问题后,并没有想在单位这个层面来解决,没有想着去主动想法做大单位的平台来提高自己的天花板,而是换了个简单的赛道。虽然可能我同事觉得我有能力辞职不干好像很有点厉害,但从这个角度说起来是我很失败的一个经历,是我缺乏积极主动解决问题的一个证据。不过人都是成长中,我想未来我遇到类似的问题,一定会更加积极主动的去解决。
回想起来,工作中那些多干的事情,职责之外的事情好多能带来成长,我干了很多并没有吃亏。单位总是有些疑难杂症,比如打印机问题,装系统问题,网络问题,病毒等小毛病,很多人遇到了都会找到我。虽然有专门负责相关技术的人,也有很多新来的同事,但是可能只有我并不会介意这不是我该干的事情,总是尽量查询资料帮助解决问题。而做这些事情,让我应用了我的计算机知识,并得到了实践的机会,见识了很多种不同的硬件,也学会了路由器、交换机的多层设置和管理。最后实践并深入掌握了很多技能。如果真让我专门去学,可能一年未必能学好,分散到工作中的10数年,每次学一点竟然比较系统的掌握了相关的知识。从而最后让我对计算机硬件操作系统和软件的相互关系,有了比较深的理解。而单位里面还有一个团委,经常会组织一些活动。我就经常参加团委的活动,最后还成了团委委员。通过参加这些活动,我认识了很多人,也学会了很多单位没有人教的东西,甚至也用团委的活动做实践机会,测试一些新的技术。而有的人比较抵触这类活动,不仅不愿意帮忙做事情,甚至不愿意参加活动,几年下来我不知道他们是不是错过了很多东西。后来我们单位的团委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就是团委委员总是会离职。包括我在内,近几年连续离职了4个,可能与团委拓展了人脉圈,提高了见识有关。
我想从学习角度来说,所有的输入都将会让大脑产生改变并产生输出。而增加一些额外的,非标准工作任务的输入,应该对于提升我们的综合能力很有帮助,最后终将影响我们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