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
早上好!因为学校的安排,今天由我来和大家聊聊读书的话题。我要讲的主题是《青春作伴好读书》 。作为我个人我觉得挺惭愧,人有点笨反应慢书读的书不多而时间却如白驹过隙,几十年一晃就过去了,读过的书除学习用书外估计一千本都没到吧,但再回首,我发觉在不知不觉中读书竟带给了我无尽的快乐,也在不经意当中竟塑造了一个完全不同的我,感受最明显的好像不在那么笨了哦。今天在这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读书时光,和大家一起共勉。
我出生在一个小山村,因为这里又封闭又穷没有书可读,也没人读书。对于书我最初的印象就是姐姐上学了,书上有很多故事。在昏黄的油灯下,我吵着要姐姐讲,大约是影响了她的学习,大部分时候她都很生气,偶尔心情好会为我讲一个故事。这当然无法满足我的渴望。但也为懵懵懂懂的我打开了一个个奇异的世界。后来自己上学了,看到有一个小朋友有一本《小蜜蜂》——彩色封面的,眼红了好久,做梦都想看,但直到现在也没实现这个愿望。随着年岁的增长慢慢知道了阿里巴巴、知道了阿凡提,对他们佩服极了,有同学带的小人书——《呼家将》《杨家将》《岳飞》到学校,那种看书的惊喜至今难忘,我才知道世界上竟有如此有趣的书。我的童年就这样被一个个书中的故事牵引着,牵引出一个个新的希望。整个小学期间,为了能读到更多的课外书,我如同一个长期吃不饱饭的孩子满世界寻找食物一样寻找可以阅读的书籍。上五年级时的那一年春节,跟着父亲到长沙去看我们家一位亲戚,他家里的书特别的多。临走时我悄悄藏了一本《十万个为什么》,回去一看全是机械方面的,又空欢喜了一场,我才知道原来《十万个为什么》也不是什么都有。
等上了初中,同学那偶尔也有可借的书了,但为了看书我也是提心吊胆,担惊受怕。在学校我们老师不定期组织同学进行课外书籍大搜查,每次我都倒霉被抓,后来真不敢在学校看书了。回到家,母亲也不准我看课外书,她觉得课内负担重不能分心。我现在想这就是母亲望子成龙吧,只是没有说出来。当时的我不懂这些,只是把书藏在袖筒里悄悄躲在屋后的菜园子里,在蛙声、蟋蟀声,青虫啃咬菜叶声里、在鸟儿的歌声里贪婪的读书,不管什么书都读,这成了我每天最快乐的时光,但经常不知不觉天就黑了,这才无奈的回屋。
进入高中后,从同学那可以借到的书又多了一些,但想看书的人也多,很难借到手而且时间短暂,有时一天就要还。为了及时看完,有时午饭都舍不得去吃。当然上课是不可能去看的——因为我笨,从没这么去想,也可能是怕跟不上吧?有时看书特别入迷的时候,早上五点多就爬起来,在静静的校园中找到那亮着灯的食堂,坐在食堂大师傅边上又快乐的看起书来。有一次为了买自己心仪的那本散文,我那一个月都没吃饱过,但闻着那书中的墨香就特舒服。在高中我最喜欢的是学校有一个大大的阅览室,有许多报纸可看,书籍都压在木板上,不能拿起来,我特别爱呆在这。高中时代印象特别深的有几件事也发生在这:一是把参考消息读成参政消息,被别人笑死了,但它内容的开阔性、观点的多样性及眼光的前瞻性都让我日日思念,一日不读就不舒坦。另一点就是在1996年《演讲与口才》上看到了一篇介绍白岩松的文章,他成了我的偶像,我不知道今日的我是否也还有他那潜移默化的影响。
再后来直至今日,读书更成为了我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除借书外买书也慷慨,虽手头拮据也不以为意,尤好于旧书摊淘半价书、打折书。每得佳书,就乐之陶陶。结婚后与妻两人,各拥一册,各占一角,自得其乐。书之多也,书橱满之,便置于床头床脚,床亦满之。两人常常盘腿于床上整理书籍。夜阑难眠,拥被读书,至乐处,开怀而笑;至忧处,心生感慨。如此甘之如饴,岂不乐哉?
在书里,我看到了从诗经、唐诗、宋词到席慕容、董桥的典雅;在书里我看到了从屈原、杜甫、岳飞到朱自清的傲骨;我看到了陈子昂的人生悲歌,我看到了李白的狂放不羁,我看到了苏轼的豁达洒脱;我知道了人生的苦难,我懂得了人世间最美的真情,我知道了怎样做人。在书里我超越了时空阻隔聆听了大师的谆谆教诲,在书里我化身为书中人物经历种种人生。在书里历史在向我诉说着一个个教训。
每一本书,都在我的生命旅程中刻下或深或浅的印记。是书籍让我完成了生命的蜕变、自我的升华、灵魂的安放。对我来说,与每本书的相识、相知,真如与一位真挚好友相遇。愿每位同学都能做一位读书人,成就最完美的自己。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