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作伴好读书 青春作伴读好书
——初中语文老师在初中时看的书
近日读了一本《我书架上的神明》,七十二位学者开列出对他们学术生涯有过影响的书。其中多是历久弥新的经典作品,包括政治、经济、文学等不同领域的专业书籍,如《史记》《资治通鉴》《旧制度与大革命》《鲁迅全集》等。也有符合大众阅读口味的通俗读物,比如四大名著、金庸的小说等。
我的职业是初中语文老师,说起“学术”二字实在诚惶诚恐,敬而远之。但在我的教书生涯乃至成长岁月里,书籍却总是相伴左右。我广泛接触各种文史哲书籍始于初中,初中时读的各种书籍决定了我的阅读趋向与品位。年近不惑,很庆幸自己青春岁月里读到一些好书。青春作伴好读书,青春作伴读好书。我那个年代是这样,现在的年代更应该是这样。把阅读的时钟倒转回十四岁,把那些泛黄的书页打开、晾晒、品味,对如今的少年也有些许借鉴吧。
不太记得我从那时起开始阅读纯文字的书了,但我小学六年级到初一一直在啃一部大部头的作品《上下五千年》。这套书是林汉达、曹余章先生编写的,至今我都对这两位有才情更有远见的老先生心怀敬佩之情。可以说,放在现在来看,这套书依旧是中国青少年最好的历史启蒙读物。正应了那句话“文不甚深,言不甚俗”。3本80余万字的贯穿中国五千年历史的读物,我小升初的暑假一口气就看完了。上了初一,我的最大兴趣就是自习课时反复翻阅这套书,三本厚厚的书,我天天背在书包里。一周两节的历史课,我很喜欢听。当历史老师发现我有这方面的兴趣爱好时,她果断地放弃了讲课,让我把一段段历史讲给大家听。而我,滔滔不绝地讲述,题材都来自于《上下五千年》这本书。
说起来有趣,那时书中的一些生僻字我是不会的。但这不影响我阅读,也不影响我上历史课时说故事——历史老师会适时地给我补充完善。例如一次讲到越王勾践,我知道越王有两位得力的臣子,一位叫文种,一位叫范蠡。我讲故事时不知道这个范蠡的“蠡”字怎么读,就把两人做的事都往文种身上堆。老师发觉了,善意地问我:“越王就一个帮手吗?”我的脸红了。老师在黑板上写下范蠡两个字并注好了音,这让我至今难以忘怀。
成为老师之前我就明白,老师的第一要务就是发掘人才,鼓励进步。成为老师之后,我也是这么做的。一位学生的兴趣长处得到老师的肯定,也许会对他产生长久的影响,甚至作为今后职业的选择。
如果说《上下五千年》是我学习历史的起点,那打开我文学视野的第一套书则是钱理群先生主编的《20世纪中国文学名作——中学生导读本》。这套书由广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出版,分为小说卷、散文卷、诗歌卷和戏剧卷,此书也是后来钱先生编的《中学生新语文读本》的雏形。我最早买的是散文卷3本,在里面第一次读到了鸳鸯蝴蝶派作家周瘦鹃的《杜鹃枝上杜鹃啼》,觉得文字精巧,颇为有趣;同时读到了汪曾祺的《跑警报》和《金岳霖先生》,让我发现世上还有汪曾祺这么一位作家,语言里充满了机智与俏皮;还读到了史铁生的《我与地坛》,为作者的哲思所折服,同时为作者的经历哀叹。
读完三本散文卷,意犹未尽,继续买来小说卷阅读。记得那时囊中羞涩,四本小说卷是分三次买下的。在小说卷里,我又与汪曾祺相遇,读他的《受戒》,一时沉迷在江南水乡的凄迷与和美中。读了沈从文的《边城》,感觉相似,只是江南换成了湘西,当时并不清楚两人的师承关系。当然,也接触到了许多风格不同的作家,例如阿城的《棋王》,让我感慨那段岁月的艰难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与绵长。
初中三年,我买齐了这一套书,算是跟着钱先生对20世纪的中国文学来了一次简约而不简单的巡礼。从朱自清的散文读到毕淑敏的散文;从鲁迅的小说读到余华的小说;从胡适的诗歌读到海子的诗歌;从曹禺的戏剧读到魏明伦的戏剧。这种阅读经历对于上世纪九十年代一个内地四线城市的少年来说是可贵的。书——这种文化的载体——无形间拉近了内地少年与大都市少年之间的距离。上大学后才知道,中文系很多大一新生到了大学上了现代文学史才去读萧红的《呼兰河传》,而我初中时就反复读过了。有时,文学的种子早一点埋下去,就会早一点发芽。
初中那会,学校周围还有很多小书店,这些小书店的主要业务,不是卖书,而是租书。租的书籍多为漫画,还有就是武侠小说和言情小说。其实很早我就对金庸的武侠小说有兴趣,但是小书店里的金庸小说是盗版的,而且被翻得油油腻腻,我都没兴趣去阅读。想买一套正版的金庸全集,但当时一套三联正版的金庸全集要八百多块,对于一位初中生来说,过于昂贵了,所以我常在书店里望书心叹。
好在一次“摆摊”的经历,让我发了一笔小财,才得以买了第一套金庸的武侠作品《射雕英雄传》,现在想起也挺有趣的。那是初二的时候,学校组织游园活动,5块钱可以租一个摊位,摆卖各种商品。其他同学都是卖一些文具书籍什么的,而我突发奇想,决定卖烧烤。说干就干,我申请了摊位,问母亲要了50元作为本钱,买了木炭和各种肉食,再从亲戚家借来烧烤炉。一切准备就绪之后,我早早地点燃烤炉,摆上香肠,香气四溢。
那晚我的生意出奇得好,一个人根本忙不过来。以至于烤出来的牛肉没熟就卖给了同学,人家气冲冲地来退货。后来我干脆只管收钱,要吃烧烤自己烤熟拿走。收摊后,我第一次体验到了数钱数到手抽筋的感觉——5角1块的钞票厚厚一沓,在我油腻的手间翻滚着。
拿着这些零钞,我直奔书店,拿下一套三联版《射雕英雄传》。店主数钱也数了好久,他收钱之后,我特别交待他帮我把书拿报纸包好,放在塑料袋里,我小心翼翼的提回家。回到家,双手拿肥皂反复洗过之后,才毕恭毕敬地展开报纸拿出书,细细地阅读。那一夜无眠,我读了很久很久。
到现在我依然认为:金庸小说里,最适合初中生阅读的还是《射雕英雄传》。郭靖资质普通,但为人厚道,通过努力,终成为一代大侠。整部小说情节跌宕起伏,充满了正能量。郭靖与黄蓉的爱情,也真挚感人。其他如洪七公、黄药师、梅超风、柯镇恶等人物,也塑造地颇为传神,让人读小说如见其人。
后来,我陆续买了金庸其他的武侠小说,但很难再找回第一次读《射雕英雄传》时的那种感觉了。也许,这就是“首次阅读效应”吧。
后来到了初三,时间紧了,读书也少了,但颇为偶然地买到的两册小书让我亲近了古典诗词。这两册书是徐中玉主编的《千古好诗》和《千古佳词》,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封面上专门注明“吟诵卷”。
现在翻开这两本书,主编的意图很明显:学习、鉴赏诗文,我国古代早有一种流行广泛且公认有效的方法,即“吟诵”。今天所称的“朗读”、“朗诵”、“熟读”、“背诵”,意思大致相同或很近似。这就是用抑扬顿挫的声调,有节奏地高声读出作品的独特神情、精意。“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盛行语体文,对传统文化批评过激,吟诵习惯好像也在破除之列,只在专治古诗词文的学人中,才略有保存。其实,作为一种学习、鉴赏的方法途径,吟诵对理解和继承古代优秀文化,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都仍有积极的作用。主编这套书,意思很单纯,就因顾觉我们历史悠久的吟诵精品之风已越见衰微,非常可惜。香港学校比较重视,听说日本不少学生也能熟背出不少唐诗。我国青少年受到的语文教育过去大多受政治运动干扰,一味追求急功近利,立竿见影,要求为一时政策服务,对语文教育的规律长期缺乏应有的探讨,大家现已痛感问题很多,教学效率不高。对古代长期积累下的成才经验,没有进行科学研究,往往全盘否定,否则像吟诵精品这一传统,就不致愈来愈不景气。此书的出版,正是对此遗憾的一种弥补。
徐先生序言中说得好,书也编得很好。两册书装帧精美,书中诗词读音标注到位,解释点到为止,很便于吟诵。在我读初三时,每晚写完作业都已经很晚了。但在我小小的书房内,我还会从书架上抽出这两册书,一首首诗,一首首词的吟诵下去,虽不能说抑扬顿挫、声情并茂,但起码自己是沉浸其中的。冰心先生说过:“墙角的花!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我想说:“年轻人!你吟诗读书时,天地便大了。”青春易逝,但有书陪伴的日子总会不时浮现在心头,也许这就是青春作伴读好书的深远影响吧。
来深工作已十二个春秋,初中时读过的这些好书还静静地躺在老家房间里的书架上。偶尔回乡,捧出摩挲,就好似端详青春年少时那张稚气未脱又锐气满满的脸庞。
青春作伴好读书,青春作伴读好书。作为老师,陪伴青年人成长,应该而且必须鼓励他们多读好书,进而让好读书的习惯陪伴他们终生。
后记:
文中提到的书有些不易买到了,可以参与替代的方法,近些年出版了好多类似的好书。
例如可以用《新语文读本》替代《20世纪中国文学名作》,叶嘉莹先生的《给孩子的古诗词》替代《千古好诗》、《千古佳词》。
至于《上下五千年》和金庸的武侠作品,现在都容易买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