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姨,外婆给了我一本你的日记本。里面有你的恋爱史、外公生病、你演讲拿第一名……”我的小闺蜜熙熙(姐姐的女儿)告诉我的,还打趣地说有一段时间那成了她的课外读物。
念书那会儿有过写日记的习惯,后来我去南昌读书,去外地工作,全家搬离老房子,我那些“丰厚的家底儿”也不知去向,没想我大大咧咧地老妈帮我转交给小闺蜜保管了。
昨天我拿到日记本,翻了一页就没法继续往下看,一个苦情地无知少女在无止境的吐槽,流水账式地记录一下子把我拉回了那些年月。
我妈在19岁时嫁给爸爸并同年生下我姐姐,两年后失望地生下我。害,又是一个丫头骗子!五年后如愿生下弟弟,在此之前夭折了一个男婴,那件事还与我有关。
成年后我回忆我的童年,我说我是在夹缝中求生存。姐姐是长女,初为父母的他们会天然地付出全部的爱,而弟弟则可以提供传宗接代以及为他们养老的价值。小时候,二叔和七叔总是一唱一合说我是从湖北捡来的,描绘的场景我至今都记得,我被生母丢弃在小麦地里,二叔路过小麦地,听到幼婴一直在哭,便把小可怜放在怀里带回九江了。不谙世事的我半信半疑,曾因这个一点也不好笑的玩笑生出要去寻找亲生父母的念头,久久不能安心。
我无比痛恨无聊的长辈们以此作为茶余饭后的乐趣,至今都是,它抹杀了一个青少年对亲情的渴望和信任。和杨先生恋爱时聊起此事,他竟然有几乎一模一样的经历,还都是从同一个湖北省捡回来的。啊,一对同病相怜、互相取暖的难兄难弟。
日记中多处提到爸爸癌症住院、家里经济拮据、妈妈整日辛劳、妈妈又生气了……妈妈因需要照顾整个家庭,身体长期处于疲惫状态,无助且得不到爸爸及亲戚的关爱引起的情绪不稳定,我也因此变得患得患失。
知道我童年时期故事的人,都说我看起来完全不像是一个抑郁少女。读到书里写的一段“如果父母多多谈谈他们的理想与梦想,即使没能实现,也可能会激励孩子的野心,突破目前的自满状态。”,我骨子里的阳光向上、好胜心、自得其乐的性格都是妈妈带给我的。那会儿妈妈身体力行地为家庭付出,自带鸡血体质,总是告诉我“女人一定要工作”等等,这些对我都有很大的影响。
孩子刚出生那会儿读《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从书里得知妈妈的情绪里藏着孩子的未来。妈妈是孩子最亲近的人,妈妈什么样子,孩子就会学成什么样子。妈妈温柔坚定,孩子才会情绪稳定。
做父母,是一场恒久而弥新的修行,路漫漫其修远兮。
此时此刻,我亲爱的老爸老妈正在厨房准备喜气洋洋的团年饭,我在电脑前用文字记录我的成长喜悦,就此祝你新年快乐吧。人生天地间,向善向上生长,好好修炼自己去回报父母、去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