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在这个城市住了大半年,和以往不同,不是求学的可知归期,这一次的旅程似乎比之前每一次都更显得平和漫长。都说父母在不远游,这也是我安心工作的原因之一吧。之前看《人物》采访张昭的时候,有个场景特别触动,张昭去美国之前,他父母刚去世,颇有去国离家之感,那是一场没有归期的离开。但是当他拿到纽约大学关于《电影导演》的那本书时,他觉得“仿佛过去所有经历的苦难一下子都抹掉了”。这就是梦想的力量吧,让每个黑暗中的人都能够触手可及的温暖,就像是夜晚海上的灯塔。
这座城市如想象中的那般繁华便捷,但是两点一线的工作生活还是会略显单调。刚来的时候,去了现代艺术馆、上海博物馆、外滩美术馆、源深体育中心、虹桥天地、大悦城、上海大剧院这些地标性的建筑,也参与了音乐会、演唱会、音乐剧这些经典的艺术活动。那时的上海还在冬季,阳光总是懒懒地爬在阳台的窗户上,给人一种梦幻般美好的感觉。所有的东西都是崭新的,厨房也总是空荡荡的,一种无力的孤单感总是在心房里飘荡,这也是每次出门的动力吧。
但是转眼之间时光流逝,夏天就这样来临了,这种西瓜冰棒最佳伴侣的季节,似乎很容易就让人忘记忧愁。一部分原因是源于新的办公室装修好了,添砖加瓦的任务落到了我的身上;一方面,新的行业每天都是铺天盖地的资讯和原创,总是无暇顾及其它。但是,我更愿意相信的是,在日复一日领略周边景色的时候,我已经培养出了一种归属感。即使周末足不出户也不会胡思乱想,而是在严密的计划下沉着前行。每日的习惯已经逐渐养成,不必思考太多,即可有节奏的行动。
这种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带来的不同心境也许就是环境的影响吧,这也是我喜欢书店的原因,自然而然就散发出一种宁静致远的思考氛围,围绕着一群同好之人,让心灵获得片刻的安息。因此,我去了大隐于市、建投书局、言几又、鹿鸣书店、大众书局、猫的天空之城以及上海书城这些颇具特色的书店。不论是适合中小学生采购文具用品的新华书店,还是小资文艺范的思南书局,这些点缀在都市里如珍珠般温润的驿站都为市民提供了午夜梦回时的安慰。
城市周边也有很多古典隽永的小镇,去年专程去了南浔、西塘和甪直。虽然商业化的气息或多或少对景区的环境有所污染,但还是难掩其婉约秀美的本质。张石铭旧宅自明清期间流传至今,曾经的雕梁画栋保存地十分完好,透过这一间间楼宇依然可以遥想当年的光景。庭院池塘中的荷花接天连日,锦鲤于水中自由游荡,这不禁让我想起银临的《锦鲤抄》。“蝉声陪伴着行云流浪,回忆开始后安静遥望远方。荒草覆没的古井枯塘,匀散一缕过往。晨曦惊扰了陌上新桑,风卷起庭前落花穿过回廊。浓墨追逐着情绪流淌,染我素衣白裳。”
回忆也许是模糊的,但是随着时间的积累,留下的方法论却是历久弥新的。在不断打磨自己的过程中,在这个节奏飞快的城市里,我希望自己能有一套万变不离其宗的为人处事原则,从容地面对生活工作中的改变而不至于惊慌失措。勤奋地满足别人的需求,这是第一宗旨,需要好好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