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腊月时,除夕的脚步已然不远。
因为工作原因,很多人不能回家过年,实属身不由己。
春节期间的大都市,往往比平日还要冷清,商场里门可罗雀,连最活跃的快递也停了。
犹记得,小时候最盼望的就是过年,倒不是体味到了所谓的年味儿,而是期待着过年时的新衣服,吃不完的坚果和糖果,还有压岁钱,即使最终都悉数上交,但是拿到红包的那一刻终究是高兴的。
现在回忆起来,最怀念的恰恰是当初最讨厌的。
我在常德的小山村长大,我的家乡把大年三十早上的那一餐饭看得最隆重,晚上的团圆饭反而次之。
早上的这餐饭我们称之为年饭,大人们早早就起床忙活,大概从两三点开始,饭菜准备好之前,要先放一挂鞭炮,鞭炮声远远近近传来,家家户户,此起彼伏,就像一锅煮开的粥。这时候小孩子们也要在父母的催促下远离暖和的被窝了。小时候常常要问为什么要这么早起来吃早饭啊,父母就会告诉我,这都是一代一代传下来的,据说以前农民总会欠债,为了不让债主在吃年饭的时候来讨债,所以大家就在天还未亮的时候把饭吃了,然后才会打开大门。
以前总会抵触这个老作法,因为现在生活水平都变好了,欠债已基本不存在,为什么不改掉这个陋习了,因为凌晨五六点钟根本就没有胃口吃饭,更何况,寒冷的季节里,暖暖的被窝比一桌子大鱼大肉更有吸引力。
在外过了几次春节以后,愈发怀念起那凌晨的鞭炮声,和那桌几乎无人动筷的饭菜,那都是满满的仪式感,是浓浓的年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