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课标新方向 紧抓素养育英才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线上培训学习心得
秦军娜
在人间美好的四月天的5月6日下午,根据向阳小学学校领导的安排,向阳小学的全体语文教师齐聚网络,学习新版语文课程标准,让新课标成为语文教师教学的指南,帮助作为老师的我们培养新时代五育并举的儿童。
全校语文教师在网络平台参加了“义教新课标解读系列公益讲座”,来自北京师范大学的吴欣歆教授以线上直播的形式作了题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的专题讲座。
吴教授从从“主要内容”和“主要变化”两个维度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进行了系统性阐释。其中,新版课标的主要内容“强化了课程育人导向”“优化了课程内容结构”“研制了学业质量标准”“增强了指导性”“加强了学段衔接”5个方面解读了新课标的主要变化。吴教授的解读使老师们明晰新课标更加关注“核心素养”的培养,更加强调教学实施策略,更加重视学段的衔接,更加明确学业质量标准,更加突出学业评价和命题的导向性。
我用心聆听了吴老师的新课标解读,深刻感受到新课标给语文教学指出了更加明确的方向,明白了新课标下的教学将围绕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和审美创造四大语文核心素养进行。语文教学要引导孩子在情境-任务中学习,通过创设丰富多彩的学习情境,让孩子在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中学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和求知欲。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是教学评一致的学习,而不是教什么就学什么,学什么就考什么!语文教学的改革将会在新课标的指引下稳步前行!
通过学习语文课程标准,让我意识到新版课程标准旨在引导教师以“五育并举”教育方针为指导,深入思考语文课程标准“变”与“不变”的内在逻辑,进一步明晰时代新人的培育要求,把准语文课程建设的方向。在语文教学中注重与“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核心素养培育目标相契合,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与2001年版课标、2011年修订版课标相比,强化了课程育人导向,优化了课程内容结构,研制了学业质量标准,增强了指导性,加强了学段衔接。新版课标首次明确了语文学习的内容,以六大“学习任务群”的形式组织和呈现。我觉得这样一来不仅给了教师更明确的教育教学方向,对教师的要求也更高了,需要教师改变过去单篇式的教学观念、备课方式与教学方法,对现有教材进行充分研读与二次开发,形成单元整合意识,提升大概念解读能力,开展主题化、项目化教学尝试,提升和新课标相应的教学素养。
听了今天下午的讲座,再结合自己的阅读,我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任务群的提出,对老师们解读教材、创设情境,凝练任务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积极探索,聚焦情境营造和任务设计,在一个单元中让其更完整、自然、和谐。让学生们在真实的情境中变知识为能力,落实核心素养。
通过本次培训,有效地帮助作为教师的我们更好的深入理解了新课标的核心理念,了解了教材的变化及特点等,提升了我们的专业素养。促使我们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了我们实施新课程和驾驭新教材的能力和水平,将新课标要求落到实处,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进程。通过今天的学习也让我又一次明白了:作为新时代的教师的我们一定把握课标新方向 紧抓素养育英才。学习,我还在路上。